二十大回声•中国式现代化丨董琳:大道之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
编者按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辟“二十大回声”专栏,集纳专家学者文章,力求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研究阐释关注热点问题,深化学术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认识。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敬请关注。
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段话提纲挈领阐明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之道路指引。二十大报告又深刻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从全局性、整体性和辩证性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实践特性,是时代性与历史必然性的交互,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辩证统一。
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内在关联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句话充分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不懈探索、把握规律、顺应历史必然性与时代性的过程与成果。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列强欺压,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起便开始了救亡图存的现代化探索,经历了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等方面变革,如变法图强开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宪政等,但均未寻求到有效且成功的道路。
历史实践一再表明,单纯照搬、不顾实际、脱离国情的现代化没有出路,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符合国情的现代化才是复兴根本之路。这既反映了历史的趋势,也突显出时代性和自主性的特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伊始就进行中国革命与现代化探索,在历史进程中立足于中国作为悠久文明体和人口大国的客观实际,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了独立自主、符合国情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依据基本国情、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突破,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愈加宽阔、内涵愈加丰富、前途愈加光明。
二、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人民至上与全面发展的价值底色
二十大报告全面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终落脚点、根本目标及其价值取向,即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无论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惜一切代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都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弘扬中华文化天人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之所在和价值之展现。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中国式现代化也体现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式现代化是复兴大道之所在,中华文化振兴、人民福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都与道路指引密不可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全面系统发展的现代化,也是中华文明多元包容、兼怀世界视野的现代化,既立足国情,又创新发展了人类文明。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深度结合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社会历史和技术形态发展进程看,现代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境遇,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必然性历史进程,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拓展和交往突破了地理和区域的藩篱而展开的科技突破、工业化、城镇化及法治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互动,以此不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公平正义、文明和谐相生。就其本质而言,现代化内在于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我发展的体现。
历史地看,现代化进程是西方率先启动,但历史已经且将继续证明,臻于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只有资本主义这一条道路,每个国家和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道路的自主性,文化的多元化和道路的多样性在本质上与现代化的目标并不相悖。中华文化根深叶茂、道一而殊途,中华文明亦讲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与西方侵略和掠夺式的现代化理念完全不同,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世界历史规律和人民主体性,反对文明之优劣,强调和平发展,破除西方化等于现代化的思维定式,充分利用市场和资本,又在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社会主义中寻求现代化的自主道路,取得了丰硕的现代化成就,具有自主特色与普遍范型相结合的特性。
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涵盖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而,中国式现代化既立足于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彰显中华文化,也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形态价值,为各国探索现代化的自主发展道路和符合自己国情的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理论和实践、贡献了具有普惠性的中国智慧。
(作者:董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本文系河南社科院创新工程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2A33)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