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二十大回声丨包世琦: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抉择

2022-11-26大河网

  编者按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辟“二十大回声”专栏,集纳专家学者文章,力求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研究阐释关注热点问题,深化学术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认识。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敬请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党对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明确宣示了新征程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决心和能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责任担当,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一、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同时,仍有一些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抱着冷战思维、零和博弈不放,大搞霸权霸道霸凌,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敌视对立还是相互尊重?是封闭脱钩还是开放合作?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党的二十大鲜明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宣示,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充分体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大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73年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结晶,符合时代潮流以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解决国际上的事情,不能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推行霸权、霸道、霸凌,应该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遵循,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我们不畏强权,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新时代十年,我们坚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公平正义为准则,合作共赢为目标,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走出了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书写了许多与各国命运与共、共谋发展的生动故事。十年来,中国建交国总数由172个增加到181个,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的数量由41对增加到113对,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我们党同世界上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向近400个外国政党提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新征程上,我们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原则,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我们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二、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开放合作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灵魂和精髓,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应有之义,是中国的承诺,更是中国的行动。当前,世界百年变局不断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饱受通胀、疫情、地缘冲突等因素拖累,对世界各国和人民来说,发展新机遇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可贵。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开辟更大空间,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也不可能逆转。在顺应大势中,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常讲,世界经济正如我们身边的太平洋,汇聚千流、连通四海,铸就了浩瀚宽广的胸怀,孕育了波涛澎湃的活力。我们要坚持开放导向、拓展发展空间,要坚持发展导向、增进人民福祉,要坚持包容导向、促进交融互鉴,要坚持创新导向、开辟增长源泉,要坚持规则导向、完善全球治理,用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治理思路,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通向幸福的道路不尽相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煽动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由此产生的种种围堵、打压甚至对抗对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边主义。历史昭示我们,恪守多边主义,追求公平正义,战乱冲突可以避免;搞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纷争对抗将愈演愈烈。践行多边主义,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制造对抗和分裂的行径,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2021年9月21日,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发表《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重要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发表《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主旨演讲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两个重大倡议,深刻反映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真实表达了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宁的普遍心声,为各国建设一个和平、安全、发展的世界指明了方向。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

  “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中国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我们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历史告诉我们,拥抱世界,才能拥抱明天;携手共进,才能行稳致远。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包世琦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编辑:姜秋霞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