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二十大回声丨王沛:马克思主义“真知”“真行”的四个维度

2022-11-28大河网

  编者按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辟“二十大回声”专栏,集纳专家学者文章,力求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研究阐释关注热点问题,深化学术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认识。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刊发,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真知”“真行”“知行合一”的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体系,其革命性在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彰显着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鲜明特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从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四个维度,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行”,对于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

  一、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对人类思想硕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和凝练表达,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确立起来的科学真理,更具有普遍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创举和科学展现,比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二、人民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根基的,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反对私有制社会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和共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同时,他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最后,他批判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这一本质,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思路和重要方法。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面对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整体谋划,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四、发展性

  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般规律的作用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总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俱进是其重要的理论特质,也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在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作者:王沛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姜秋霞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