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二十大回声•社会治理丨耿亚州:加快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2022-11-30大河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市域治理作为介于省域和县域之间的治理层级,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和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牛鼻子”,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依托,不断壮大社会治理主体力量,加快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一、以“共建”为基础,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坚持党的领导,引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向。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吸纳、价值引领等方式实现对市域社会治理的宏观把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在推动社会资源整合配置、协调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有机整合基层治理机制”,并立足市域资源及发展现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

更好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市域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需要不断提升政府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一是依托法律手段对政府权力运行进行正当保障,确保政府系统治理效能充分激发,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二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决策更加优化,实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及时化解潜在风险隐患。

强化法治保障,确保市域社会治理行稳致远。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一是注重科学立法,丰富市域法治供给,提升立法质效,找准立法切口,确保新法务实管用。二是坚持依法决策,政府带头维护法治权威,多种途径开门问策,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三是优化市域法治服务,注重精准服务、均衡覆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方式和载体加强普法宣传,不断提升市域居民法治素养。

建立社会协同参与机制,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最重要、最高效的途径就是依托专业组织和专门人才,搭建资源共享协作平台。要通过不断优化市域社会治理协作参与机制,推进政府、组织、群众“三方联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特色优势,充分运用政策制度保障社会组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权利和机会公平。

二、以“共治”为关键,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落实有为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市域社会“共治”。一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夯实落实有为政府主体责任的基础。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在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时必须规范行政过程与行政行为,持之以恒加强执法过程的制度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问责,确保行政立法适时有效且公平公正。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抓住落实有为政府主体责任的关键。要紧紧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各部门权责关系,完善政府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克服因政府职能“缺位”而导致治理失效现象。三是以创新激活落实有为政府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一方面,政府加快制定市域赋权清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力量、资源、权限向区县和乡镇倾斜;另一方面,有效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方式,不断提升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

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决定作用,推动市域社会“共治”。市场主体是建设有效市场的关键,也是市域社会“共治”的重要主体。企业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域社会“共治”自然离不开其参与及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充分释放企业活力;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在市域社会“共治”过程中的责任担当,提升企业家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畅通企业沟通与治理渠道,搭建企业与政府交流沟通平台,提高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

畅通基层治理实践渠道,推动市域社会“共治”。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共同体中最基础、最广泛的主体。我们要善于运用新科技手段赋能市域社会治理,提高群众政治参与热情,创新群众参与形式和载体,畅通群众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基层治理实践渠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三、以“共享”为目标,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共享主体的广泛性。“共享”强调治理资源、治理利益的“红利”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这既需要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过程中做大蛋糕,也要求全体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有蛋糕。具体实践中,政府在发挥经济调节及社会服务作用的同时,要注重激发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凝聚全体社会成员做大蛋糕的强大合力。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诉求,避免因性别、年龄、职业等差异造成做大的蛋糕分配不均,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发展机会且都能享受社会发展“红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共享过程的公平性。我们坚持以共享为目标,就是在解决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时,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全社会成员在共治共建过程中享有更多参与度和获得感,使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公正地惠及人民群众。要不断调整分配格局,缩小行业及地区间的差距,推动社会各领域、各主体间发展更加协调。还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共建过程全民参与,实现“共享”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共享成果的全面性。确保市域社会治理共享成果全面且丰富,不仅要求更加公平地分配物质利益,同时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一方面,要在持续创造社会财富基础上不断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全覆盖,并进一步健全分配制度、优化产品供给,实现物质成果共享;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实现精神成果共享。

(作者:耿亚州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编辑:姜秋霞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