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朱世欣:县域经济三项改革对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3-03-29大河网

  一、县域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

  发展县域经济是人民美好幸福需要的根本要求。全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8亿农民。河南有近1亿人口,2017年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16%,还有近一半人口在农村生活。城镇化人口中,直接家庭成员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与农村公共福利紧紧相连。县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近90%,人口占近3/4。

  同时,人口流出是一个长期趋势,但回流也是一个长期趋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逆城市化进程,县域、中心乡镇将会是一种长期存在和重要依托。

  河南要持续打好“四张牌”,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水平,埋头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历史和现实共同的选择。

  深挖内部潜力,关键是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提高和消费水平提升。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上海以64183元居首,河南人均21964元,全国9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国水平。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广大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高和消费能力提升,成为经济发展关键环节。河南内部,2018年,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42元;郑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652元;对河南而言,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全国的历史贡献。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稳定的内在需要,更可以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二、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难点

  县域是我国最基本的地域单元,是整个区域发展的底座和载体,是“三农”要素的聚集地,是非农就业和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地,是传统经济和社会结构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发展为了人民”的主战场。全省县域从业人员占全省的70%,已经成为带动全省就业的主渠道。

  对河南而言,县域尤其是发展的核心和难点。从经济总量看,我省县域经济总量超300亿元县(市)数量32个、占全省县(市)30.4%,江苏、浙江、山东分别达到97.6%、57.7%、56.6%,其中超500亿元县(市)12个,占全省县(市)11.9%,低于江苏的70.8%、浙江的36.5%、山东的17.1%。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看,超20亿元以上县(市)17个,远远低于江苏的39个、浙江的30个、山东的32个,超50亿元的我省仅新郑1个,而江苏、浙江、山东分别有18个、15个和7个。

  县域是产业升级的难点。目前河南县域产业多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为艰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显不足,县域创新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我省县城和重点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健全、人口集聚偏弱等问题。

  就公共服务而言,多数县(市)财力较弱,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欠账较多。县域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匮乏,集聚优质要素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差。

  就区域发展而言,我省县域经济强县主要分布在郑州大都市区周边,欠发达县主要分布在传统农区及省际毗邻地区。

  要推动河南的现代化发展,要实现“十大战略”,县域成为不能忽视的“中间体”。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

  三、落实“三项改革”,发展县域经济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仅是民生诉求,更是经济发展的新一波红利所在。县域经济是乡村经济振兴之路,对乡村全面振兴有统领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依次是人才、区域文化、区域位置、区域产业基础、区域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河南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变革政府流程和职能,找准优势,在新一轮竞争中跑在前列。

  河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实施县域放权赋能、省直管县财政、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三项改革”。这三项改革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政府自我改革,一个落脚点就是产业发展。深化放权赋能、省直管县财政,都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和动力。目前河南县域经济竞争中,各地政府以营商环境改革为抓手,比赛涵养企业,比赛产业发展。前不久,楼书记视察的汤阴、浚县,都是政府营商环境做得比较好的县域。汤阴可能因为是岳飞故里,当地有着令行禁止的良好的行政文化,地方政府改革的决心非常大。

  北上广深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尤其是青年人的流入带动的。区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县域的荒漠,更多的是年轻人的流出问题。目前在河南乡镇,受过教育有能力的年轻人几近于无,高质量乡村建设后继无人。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仅是农村福利问题,更是城乡发展综合协调布局问题。对公共福利的投入,不是撒胡椒面那么简单,要和产业发展同步起来。对县域发展而言,修路不如修学校建医院。就全省而言,义务教育阶段,要在全省内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提升县域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教师业务素质,把教育当作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资源来考虑。就职业教育而言,鼓励各地围绕自身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未来产业落地储备人才。

  沿海地区是工业化引领城市化,工业化吸引内地劳动力,发展壮大城市。对后发地区而言,可以是城市化引领工业化,用高标准的教育医疗资源吸引农民工回流、资金回流,在县城买房养老、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县城及周边人口到达一定规模更容易吸引产业进来。

  根据我院多年进行的“百县千村人口流动调查”数据显示,人随产业走,但是户口随教育走,教育是人口户籍流动最大的动力因素。

  未来要以县城为中心,加快布局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用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把外出务工人员留下,先实现城市人口聚集,再在城市人口积聚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朱世欣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副教授)

编辑:申久燕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