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何以殷墟 | 当甲骨遇见考古

2023-10-30大河网

  编者按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殷墟一周年前夕,大河网学术中原再次聚焦殷墟和殷商文化,推出《何以殷墟》特别策划,进一步挖掘殷墟和殷商文化的考古价值、时代价值。敬请关注!

  1860年是中国历史上充满动荡和变革的一年,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各地风起云涌,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年,河南安阳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农人们在洹河边种地时翻出来一些龟甲兽骨的碎片,有时有一些比较大的板块阻碍了农人的劳作,被嫌弃地丢在地头,走村串镇的剃头师傅就地取材,将板块研成粉末,在剃头失手时随手拈起一撮按在伤口上,很快便能止血。时局的变幻、圆明园的大火也没有过多地改变这个村庄,而这不起眼的小碎片将在二三十年之后,彻底打破这个村庄的宁静,使这里成为古董商的钟爱之所,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祥地,成为蜚声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村庄就是小屯村,其所在之地就是于史书有载的殷墟,出土的甲骨碎片上面就有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甲骨文。而“甲骨文”这个词语,翻遍古籍也没有任何踪影,是在甲骨文被学者鉴识以后又过去二十余年,才最终确定下来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在甲骨遇见考古后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词。

  甲骨与考古互相成就,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殷墟。

  一、甲骨现世,逐渐挖开殷墟上3000余年的尘土

  甲骨自出土以后,无人能识得其价值,不是被丢弃,就是被破坏当成中药外敷内服,如此这般过去了二三十年,而地头堆积的碎骨也越来越多,终于引起了古董商的注意。1898年冬天,来自山东的古董商在天津的一处客店歇脚,闻讯而来聊天的好友王襄、孟定生听古董商说起有一种很奇怪的骨片,上面似乎有一些类似文字的东西,但是全然不识。孟定生判断可能是古代的骨简,如果拿实物看看会更有把握。第二年的秋天,这位古董商带着这些奇怪的骨片直接到北京找到了当时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王懿荣一见惊喜,当即就花重金收购,并且叮嘱以后如果还得了便也拿来。王懿荣精于古物鉴定,是全国达官贵人和收藏界的风向标,他收购甲骨的事情不胫而走,甲骨上的文字也被传得神乎其神,收藏圈为之震动。甲骨当时特供京城,外界无缘得见。小小一片甲骨,以上面的文字个数计算价钱,一个字一两银子,一时风头无两,能收购得起的也没有几人。可惜时局紧张,还未等甲骨的价钱坐稳大卖的时候,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皇族仓皇西逃,只留下王懿荣这个管教育的做团练大使负责京城防务。可怜王懿荣书生意气,在火枪利炮面前无能为力,只得跳井自杀以殉国家。王懿荣身后寥落,其收藏大多被家人卖掉清还债务。1902年刘鹗终于买到了王懿荣大部分的甲骨藏品,并找到古董商继续收购甲骨。刘鹗是晚清具有进步思想的实业家、小说家、古物收藏家,有眼光、有实力、有想法,很快便将自己收藏的甲骨选拓了一千多片石印成书,即甲骨文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并且长年在报纸上做广告推销此书,使海内外学者了解到有此一种商代文字,不必花大价钱便可窥得甲骨文字样貌,开启了“甲骨惊天下”之路。

  《铁云藏龟》书影

  甲骨是商代故物,这是甲骨早期收藏者便做出的正确判断。因为清代以来商周青铜器铭文的知识积累,学者们对商代文字并不陌生,王懿荣虽然在甲骨文研究方面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凭他对文字的鉴定功夫,以及当时对收藏界的影响,其子王汉章所说“先公索阅,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定无虚言。《铁云藏龟》出版时,刘鹗也判断甲骨为商代之物,罗振玉专就占卜制度为《铁云藏龟》写序,可见早期学者们对于甲骨文的时代和性质把握极为准确。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学者们被甲骨文引向了殷墟,慢慢撩起商史的面纱,窥见殷墟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董商出于垄断的心理,最初并没有透露甲骨的出土地,直到1908年在罗振玉的追问下,才道出甲骨的真正出土地是洹滨的小屯。罗振玉根据古籍记载和甲骨文中出现的殷帝王名谥,判定“其地为武乙之墟”,甲骨卜辞“实为殷室王朝之物”。罗振玉多次派人到安阳收购甲骨等古物,还于1915年亲自到安阳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特别关注与甲骨同时出土的各种器物,出版很多种甲骨文著录书和《殷虚古器物图录》,将殷墟丰厚的历史遗产展示于世人面前。王国维在整理甲骨的过程中,发现戬寿堂所藏一片与罗振玉所藏一片似为一版之折,拼合后得到的内容是对商先公先王祭祀的语句,提及的祭祀先公先王的顺序与《史记·殷本纪》的先公先王顺序大致相似,地下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的对照,不仅提高了出土材料的史学价值,还使传世文献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证。出土和传世的文字材料以及殷墟实际出土的文物精品彻底打脸那些怀疑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西方学者,也启迪着中国学者沿着史籍的记载,到实地去考察、去发掘、去证明中华悠久的历史文明。

  经王国维、董作宾缀合的有商代先公先王祭祀顺序的甲骨片

  二、殷墟考古,结合甲骨文全面展示商晚期的历史图景

  1928年,史语所在董作宾殷墟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开始了正式的考古发掘。之后的近十年间,史语所在殷墟进行了十五次发掘,不仅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还发现了宫殿宗庙基址、其他建筑基址、灰坑、窖穴;商晚期王陵、祭祀坑、族墓地,以及水沟等遗迹,获得数以万计的珍贵遗物。史语所的殷墟发掘,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确立了田野考古的方法和规范,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考古人员,产出了大量的考古研究成果,为新中国的考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0余年来,殷墟考古所揭示的商代文化遗迹和遗物不断刷新人们对商代的认识,有几次与甲骨文相关的比较重要的考古发现,向我们展示了商晚期更为广阔的历史场景。

  (一)YH127,武丁的占卜档案库

  YH127的发现发掘和整理研究,是考古学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1936年6月,史语所历时三个月的殷墟第十三次发掘已经接近尾声,在一个墓葬和两个灰坑的下方发现了一个窑穴,编号H127,出土了17096片甲骨,是科学发掘发现藏甲骨最多的一个窖穴,可能也是有记载的出土甲骨最多的一个坑。当时的发掘者石璋如如此记述此坑的情形:

  窖内的堆积,可分为三层:上层为灰土;下层绿灰土;中间一层是堆积灰土与龟甲:从坑口下五公寸发现字甲起,到深二公尺一寸止,所占的空间高约一公尺六寸。这个窖也是普通的圆窖,在字甲未放入之前,便有相当时间的堆积,就是下层的绿灰土和少数的陶片、兽骨。它呈现着北高南低的斜坡,在倾入字甲时,沿着旧日的方向,也呈现着北高南低的斜状,因而北壁上贴许多整版和残碎的甲片。在龟版堆积中,有一架拳曲倒置的人体骨骼,紧靠北壁,大部分压在龟甲之上,只有头及上躯在龟甲层以外,似乎在倾入龟甲之后,此人始入坑中。龟甲的排列,有的正面向上,有的向下,映在我们眼中的,尽是些卜兆、灼痕和龟甲的轮廓:大版的,小版的,有字的,无字的,完整的,残缺的,坚的,朽的,腹甲,背甲,互相枕藉;排成了由北而南的斜坡,布满坑底;真是没有容足之地。

  通过石璋如的记述,我们有一个印象,就是这坑甲骨可能是一次性倾倒进去的,而在没有藏入窖穴之前,这些甲骨的存放肯定是特别整齐,排列有序的,相当于一个占卜档案库。占卜过的甲骨,在一定时期内是由专人保管和收纳的,只是时间长了,积累得多了,才倾入窖穴保存。卜甲上契刻的内容,也可以证明甲骨有一定的保管期。如《合集》14002正反是出自YH127坑的一片龟腹甲上半部分,在正面首甲上用非常流畅的大字刻写了对妇好生育的占卜时间和过程。这是在甲申日的占卜,由贞人殼主持,内容是占卜妇好分娩,是嘉还是不嘉。除了常规的正反对贞卜辞,本版上还记录了王此次占卜结果,他说:“如果丁日分娩就会嘉,如果庚日分娩就会大吉。”除此以外,还记录了妇好生育的实际情况,妇好是在31天之后分娩的,分娩之日是甲寅,还有评价:“果然不嘉,是个女孩。”这版龟腹甲在占卜以后,可能就记刻上了占卜的具体事宜,31天以后,实际情况证明了商王的占筮是那么准确,于是就又找出这片甲骨,将以前刻上的内容刮去,重新以大字记录了这件事情。以前刻的内容没怎么削刮干净,还可以看出一些字的痕迹。还有很多卜甲上的验辞可以表明,占卜过后,这些占卜甲骨是妥善保存的,商王需要调取时,史官可以很快找到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之前占卜过的一块甲骨。

  据研究,YH127中的一万多片卜甲,全是商王武丁时期的,除了武丁自己占卜的甲骨之外,也有一些属于武丁亲属的商代贵族占卜之物。占卜内容涉及战争、祭祀的各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武丁时期的农业、军事、宗教、天气、历法、生活等各种场景,记录了武丁时期史籍所缺的各类人物、事件和地理,是了解武丁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二)妇好墓,让甲骨人物变得更为立体

  “妇好”是甲骨文中常见的一个人物,从有关的记录来看,她与商王武丁的关系非常密切,商王对妇好的生育、疾病进行占卜、祭祀,关心妇好封地的粮食生产情况,如果只是看到这些,妇好与其他贵妇并无太大的不同,只是出现次数更多一些而已。然而有些甲骨文材料证明妇好绝对不同于一般的贵妇:王会让妇好对多妇进行视察巡察(贞:乎妇好视多妇于徉。《合集》2658),会让妇好主持祭祀(乙卯卜,宾贞:乎妇好㞢报于妣癸。《合集》94),也会让妇好集合兵马(甲申卜,㱿贞:乎妇好先共人于庞。《合集》7283),甚至会命令妇好出征(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乎妇好伐土方,受有祐。《合集》6412),涉及的征伐对象还有巴方、夷等,合作的将军有沚或、侯告等。妇好的这种特殊性,引来学者们对妇好的关注。1976年殷墟5号墓的发现,更是让妇好这个人物成为甲骨文和考古研究的焦点。

  5号墓是1976年春天殷墟发掘的一个重要发现,此墓处于殷墟宫殿宗庙区的边缘,墓上有房基,墓中有棺和椁以及殉人殉狗,最为惊人的是在墓中清理出随葬器物1928件,其中铜器468件、玉器755件,以及石器、宝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还有6000多枚货贝。在200多件青铜礼器上绝大多数铸有铭文,其中有“妇好”名字的铜礼器109件、铜大钺2件,“妣辛”青铜礼器5件和“后辛”二字的石牛1件。根据墓中青铜礼器上的铭文,确定此墓主人为甲骨文中常见人物“妇好”。殷墟妇好墓的发现使甲骨学者们深入思考了甲骨文断代方面的一个问题,以前董作宾五期分法的第一期和第四期都有“妇好”,董作宾对此的解释是异代同名,商代有两个妇好。随着甲骨文断代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对此种说法产生了疑问,从甲骨文中找出很多例子,说明原第四期中的“历组卜辞”应该提前到第一期,是武丁时期的卜辞。而妇好墓的发现,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妇好墓及附近各墓出土的“青铜器及玉石器上的文字,其字体更接近于历组卜辞”,妇好墓的地层显示为武丁晚期到祖庚早期,历组卜辞应该提前。结合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的地层情况和所出甲骨类别,现在多数学者已经接受历组卜辞是武丁时期的,只有一个妇好,就是武丁的三个法定配偶之一,武丁以后称为“母辛”和“妣辛”的受祭者。甲骨文中武丁对妇好的占卜非常多,可见妇好在武丁心中的不同,而如此丰厚的随葬品也侧面反映了这种事实;武丁以后的甲骨文中有“母辛宗”“妣辛宗”,与妇好墓上的建筑基址相吻合。甲骨文与考古成果的结合,使我们对商代妇好这个人物有一个更为立体综合的认识,也使我们对商代妇女的地位有了新的思考。

  (三)花东H3,商代贵族的占卜以及与商王的互动

  要提及殷墟考古与甲骨有关的重要发现,花园庄东地H3绝对是其中之一。1991年秋天,为了配合修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做起了钻探工作,在花园庄东一百多米的地方,发现有甲骨的踪迹。在发掘过程中,H3坑发现了密密麻麻的甲骨片,长2米、宽1米的甲骨裸露面,震惊了当时的发掘者。在经过研判之后,决定采取YH127坑的发掘方法,整坑取出,运回工作站进行室内发掘。花园庄东地H3坑,共发现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腹甲1468片,背甲90片),卜骨25片。有刻辞的甲骨689片,其中刻辞卜甲684片(腹甲659片、背甲25片),刻辞卜骨5片。有刻辞的完整卜甲达300多版,占有字甲骨的一半。

  除了数量惊人、保存完整之外,这坑甲骨的内容也绝对震撼。不同于以往零星见到的子卜辞,这坑甲骨占卜的主体全是子。有地层和同出器物证明,花东H3坑的时代属殷墟文化一期晚段,这与甲骨卜辞内容的记载也相对应。花东卜辞中也出现了“妇好”,在《花东》237中有一条卜辞是“辛未卜:丁隹好令比伯或伐卲。”这是花东子在占卜商王可能的军事行动,会不会命令妇好联合伯或去征伐卲方,商王也的确占卜过命令妇好去联合伯或(《合集》6478),只是这两次应该不是就同一件事进行的占卜,但也可以证明花东子对商王的事情非常关心,也从侧面证明妇好的军事能力在当时人眼中是有目共睹的。在商王有可能交给花东子去办什么事情时,花东子总是很谨慎地进行占卜,并揣测商王的行动。关于花东子究竟是王卜辞中的哪个人物,学界还有争论。花东子卜辞的出土,给甲骨文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材料、不同的视角,推动了甲骨文字和殷商史研究的深入。

  甲骨文的出土是在积贫积弱的晚清,即使是文化宝库也被弃置不见,挖掘不出其重大的文化价值。而甲骨文的发现和发掘,是在新的思潮影响下,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推动的。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明,是先进知识分子们从骨子中透露出的文化自信,殷墟的发现更是他们主动探寻证明中华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行动。殷墟这个见证甲骨学和考古学发展的遗址,如今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多项文化功能,是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的重要基地。甲骨文的发现孕育和催生了中国现代考古学,考古学的发展,又使甲骨文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商周考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甲骨文和考古研究者们秉持前辈学者的文化信念,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互相促进,为发掘中华文明之源共同努力,为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共同奋进。

  【作者:门艺 单位: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甲骨文部首整理与推广普及研究”(2021BYY005)阶段性成果】


编辑:申久燕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