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送来锦旗+牌匾!郏县中医院:医者仁心 治病也治心
大河网记者 蔡长伟 通讯员 宁建鹏 薛鑫
医者治病,仁者治心。4月6日上午,在郏县中医院妇产科和针灸推拿医院里,出现了两场患者感恩医者优质服务的感人场面,再次展现了在郏县中医院内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
银针除病痛 厚德暖人心
“谢谢您!感谢您让我们全家重见了家父的笑脸!”4月6日上午,当家住郏县县城的陈先生把一个牌匾递给郏县中医院针灸推拿医院张彦珂大夫时,陈先生感激地说。
半个月前,陈先生的岳父李先生突然出现嘴歪眼斜,李先生的儿女及女婿陈先生赶紧把父亲护送到郏县中医院治疗。
在医院里,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郏县中医院针灸推拿二科主任张彦珂,认真查看了李先生的面部病情后,确诊李先生患上了面部神经炎。
张彦珂带领科室的同志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通过每天对李先生实施口服中药、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等技术,使李先生面部症状大有好转,目前已办理出院,转为门诊康复治疗阶段。
陈先生说,父亲刚患病时,心理压力很大,感到患上这病,以后可怎么见亲戚朋友。张大夫每天都开导父亲,说些幽默滑稽的话,劝父亲把心放下,一定会治好、恢复如初的。在张大夫的劝导和精心治疗下,如今,父亲思想压力没有了。
陈先生说:“在父亲住院治疗期间,我们全家真切地感受到了郏县中医人的真心付出和医者仁心。作为家属,能碰到这样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德艺双馨的医护人员,一句简单的‘谢谢’不足以表达全家的感谢之情。”
4月6日,陈先生专门请一位书法家书写了“银针除病痛,厚德暖人心”的书法作品,精心装裱后,来到郏县中医院针灸推拿二科,呈送给张彦珂以示感谢。
张彦珂说:“针灸推拿二科的医护人员收到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牌匾,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患者家属对医院的理解,更是我们继续努力前行、精益求精为患者优质服务的动力。”
一年的医患 一生的朋友
“闫医生,俺真的要好好感谢您。是您,缓解了俺和老婆的关系,是您护佑了俺一双儿女的生命。如今,您成了俺老婆的真心朋友,她相信您比相信俺都强。”4月6日,当家住郏县王集乡的魏先生把一面书有“温馨服务胜家人 细心呵护为母婴”的锦旗,递交给郏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朱彩恋、副主任王晓玲和产科医生闫改纳手里时,魏先生感激的、诙谐地说。
魏先生的妻子张丹某与郏县中医院妇产科的闫改纳医生,是一年前闫医生到他们村义诊时认识的,妻子第一胎怀孕后,经常找闫大夫做孕前检查,久而久之,闫大夫和张丹某成了好朋友。由于魏先生和张丹某结婚时间不长,小夫妻俩经常因琐碎小事闹矛盾。张丹某就有意无意地把自己与老公的不和谐道给了闫改纳。闫改纳总是劝导张丹某,夫妻俩脾气、性格各异,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孕产期一定要放宽心,不要生气,否则会影响胎儿生长。
今年4月,张丹某二胎进入临产期,张丹某经常通过电话向闫改纳咨询临产注意事项,闫改纳都不厌其烦地解答。4月3日凌晨4时许,已到预产期的张丹某电话告诉正在值班的闫改纳,说自己此时胎动频率陡然提高,闫改纳让她赶紧来医院。凌晨4时30分,当魏先生开车带着张丹某来到郏县中医院住院楼门口时,早已推着平车在此等候多时的闫改纳,一手抱着张丹某刚刚一岁的男孩,一手推着躺在平车上的张丹某乘着电梯来到妇产科。
在妇产科,闫改纳和同事们赶紧把张丹某送到了产房,精心的为张丹某做好产前的各项医疗服务。5时19分,张丹某平安的生下了一枚女婴。
郏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朱彩峦说:“一面锦旗,一个故事,一份感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每一面锦旗都代表了患者家属对我们专业技术和优质服务的肯定。面对患者的信任,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