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南召云阳镇: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靓丽名片

2022-05-07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年来,南召县云阳镇围绕以玉兰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充分发挥深厚的楚汉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建设以锦天园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辐射带动山头、唐庄、铁佛寺等村的田园综合体试点。

紧抓玉兰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链条

云阳镇党委、政府按照产业“特而强”的标准,紧抓玉兰产业优势,逐步形成“玉兰+”、“林果+”“品牌+”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夯实富民强镇基础。

明晰产业强基础。云阳镇位于伏牛山腹地,是辛夷的天然种植区。该镇瞄准这一优势,建设以辛夷、玉兰种植为主的“一区三基地”,不断明晰产业结构。分别建成了以玉兰园和玉兰国际花木城两大园区为主的玉兰繁育区,以东、西花园和李楼村等6个村为主的辛夷精品基地和优质香菇种植基地;以山头、朱坪村等7个村为主的苗木花卉精品基地;以唐庄、老庙、杨岗等5个村为主的优质精品桃基地;以陈沟、狮子坟等村为主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科技创新增活力。该镇引进锦天园林公司、玉兰国际花木城两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科技创新。锦天园林公司和西北农大等院校开展合作,投资5000多万元。成立玉兰研究所、玉兰试验站和种质资源基因库,全国44个玉兰品种已有26个在此开始进行品种繁育和驯化。打造造型式玉兰盆景5000盆,中小型玉兰盆景一百多万盆,年成交额5000万元以上,给玉兰产业增添了一支朝阳的新生力量。

搭建平台树品牌。打造“互联网+”农业发展线上新平台,建立南召花木网云阳专区,开通云阳镇花木经销微信圈。锦天园林公司参与“中国玉兰之乡”、“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南召玉兰”等品牌的申报,建成南召苗木标准化精品种植示范区玉兰园。玉兰国际花木城建设线下平台,引进入驻30余家苗木经销企业。目前,全镇树立“云阳玉兰”、“花园村辛夷”等品牌,提升产品省内外市场知名度,使云阳成为豫、鄂、陕三省高端的苗木集散地和交易地。

提升乡村旅游品位,打造特色之韵

云阳镇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借助文化和资源优势,坚持多点激活,串珠成线,不断挖掘旅游内涵,发展特色旅游。

突出特色建设。云阳镇围绕玉兰这一特色,开发以云阳镇玉兰生态观光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山头、铁佛寺等8个村50余平方公里的集中区域,打造以山头、朱坪等7个村为核心,集中种植玉兰2.1万亩的玉兰产业基地;以玉兰观光园、国际花木城、石头村、韩信寨、唐庄桃园等景点为玉兰产业旅游环线;依托东、西花园村现有20余万株辛夷、玉兰,改扩建辛夷路11公里。

建设产业园区。政府引进锦天园林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倾力打造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云阳玉兰生态观光园。企业经营以玉兰为主的苗木品种近70多个,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实现产值2.5亿多元,利税2000余万元,引领和带动苗农发展精品苗圃3万余亩。年进园观赏游客近30万人次,是该县生态乡村旅游的精品示范园区之一。

挖掘旅游内涵。云阳镇通过举办桃花节和采摘节,组织摄影大赛、绘画大赛、征文大赛和七仙女游园等内容,每年桃花节都会引爆早春踏青游玩胜会,出现云阳及周边地区群众倾家出动、万人空巷观桃花的盛况。该镇已连续七年举办了桃花节和玉兰节赏花游园活动。

旅游带动扶贫。云阳镇的旅游扶贫以玉兰生态观光园为核心,辐射山头、铁佛寺等7个村的100余户脱贫户。流转土地900余亩,群众增收近100万元,其中37户脱贫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128户脱贫户通过金融扶贫每年取得3000元的分红。

下一步,云阳镇将围绕“农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优”的发展目标,以乡村振兴方针为指引,以“田园生活”为核心,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新模式。(薛小磊 石为璧 赵真/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孙华峰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