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学院甲骨文书法艺术展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论坛
大河网讯 摩洛哥当地时间12月12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指导,安阳学院主办的“水墨聚焦·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展”在摩洛哥马拉喀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非洲人工智能论坛会场举行开幕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与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观书法展。
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中心名誉主席魏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赠送甲骨文书法作品集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甲骨文距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这种文字记载了远古华夏人类生存人事以及天文、自然等丰富的内容,是人类历经数千年漫长历史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甲骨文于公元1899年在河南安阳被发现,201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项目《世界记忆名录》。这次为期三天展览展出的36幅甲骨文书法艺术作品,是由安阳学院艺术学院组织魏峰、张道森等著名甲骨文书法家创作的精品力作,作品再现了古老甲骨文的艺术风采和传承发展,其风格鲜明,异彩纷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致辞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五千年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优秀民族艺术,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始终注重传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他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保护传承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同时指出,安阳学院通过甲骨文书法艺术交流活动,推动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保护传承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很大贡献。
安阳学院党委书记、校长贺海鹏讲话中提到,安阳学院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2017年12月,该校成立了“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目的是传承甲骨文这一“中华基因”。此次举办“水墨聚焦·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甲骨文及其艺术的了解,让中国甲骨文带着友谊走向世界,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明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很高兴能够在非洲亲眼见到来自中国的古老文化。甲骨文虽源于中国,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此次艺术展能够让世界人民亲身感受这古老艺术的魅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等机构的合作,保护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
编辑:王佳 审核 :许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