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腹中胎儿突发水肿情况危急 医生宫内输血小生命转危为安
大河网讯 怀孕22周,胎儿突然出现全身水肿,到底怎么回事儿?该如何治疗?最终,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医生判断胎儿因贫血导致水肿,通过宫内输血治疗,胎儿水肿消失,逐渐康复。
3月13日上午,孕妇刘梅(化名)和丈夫拿着胎儿的检查结果开心极了。
怀孕22周,胎儿突然出现全身水肿
20多天前,刘梅是哭着来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的。
2月23日,怀孕22周的刘梅去当地医院进行彩超检查,医生告诉她“胎儿水肿,不排除发育异常”。这对于沉浸在迎接新生命喜悦中的全家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刘梅和丈夫没有耽搁,当天下午就从开封赶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刘梅在门诊进行了四维彩超会诊后,已经到了医院的下班时间。了解到她的具体情况后,产科门诊工作人员立即电话联系到省内宫内治疗专家、产一科主任李根霞。
李根霞详细询问刘梅的情况后,初步推测胎儿水肿是由于严重的胎儿贫血所致。
宫内输血,胎儿水肿消退转危为安
鉴于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危急,李根霞迅速安排病区按照疫情期间医院规定的流程为刘梅办理了住院手续,同时电话联系检验科、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会诊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胎儿医学团队决定尽快为刘梅腹中的宝宝安排宫内输血。
此前,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已成功开展了胎儿脐静脉穿刺宫内输血,为严重胎儿贫血的宝宝提供了生存的机会。但是李梅的情况不同,因后壁胎盘,无法进行脐静脉穿刺,会诊后决定经胎儿肝静脉穿刺输血。
2月25日,李梅腹中的胎儿开始接受输血。
经过超声测量,此胎儿的肝静脉直径仅2.4mm,需要在超声的持续监测下,把一根直径0.7mm的细针刺入胎儿的肝静脉,缓慢地给胎儿输血。而且实施输血之前,需要对胎儿进行麻醉,手术风险及难度极高。
细细的一根针,搭起的是省妇幼胎儿医学团队为胎儿铸就的生命长廊。
检验科在疫情防控期间血源紧张的情况下,联系好郑州市中心血站配备了O型Rh阴性血,麻醉科、手术室、超声科……在医院各科的通力合作下,胎儿肝静脉穿刺输血顺利完成。
3月5日,李梅腹中胎儿又接受了第二次宫内输血,胎儿的血红蛋白由18g/L提升至149g/L。
3月13日,李梅来到医院再次复查,胎儿脐血染色体微阵列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胎儿水肿完全消退,目前胎儿无明显贫血。
据介绍,这是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成功开展的首例胎儿宫内肝静脉输血治疗,这项技术的开展也标志着该院在胎儿宫内治疗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张黎光 华小亚)
编辑:陈思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