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把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又接了一截 南起点从沁阳南移至济源
资料图片
大河网讯(记者 贺志泉 通讯员 柴明清)7月13日,大河网记者从河南省林业厅获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正式批复,将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南起点从沁阳市南移至济源市。如此,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将延长数十公里。
据记者了解,在2017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分别是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罗霄山、武夷山等5条国家森林步道,其中秦岭、太行山森林步道穿过河南省境内。规划的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途径河南省辉县市、修武县、焦作市、博爱县、沁阳市,串联了太行八陉等众多历史古道,沿途风景秀丽、文化底蕴丰富。因此,有诸多理由将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的南起点移至济源市,将该市纳入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规划。为此,河南省林业厅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相关请示。经审慎调研、论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同意。
省林业厅厅长刘金山表示,下一步,省林业厅将组织有关市县继续加快推进国家森林步道线路和节点建设,加快规划和完善配套设施,积极探索经营管理模式,努力发挥国家森林步道在建设生态文明、满足公众需求、促进区域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积极贡献。
河南省对建设国家森林步道高度重视,抢抓机遇,组织省内太行山、秦岭沿线有关市县积极参与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试点工作。省长陈润儿7月6日就国家森林步道作出批示:“抓住国家森林步道机遇,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脉最南端,北依太行,南邻黄河,处于南太行生态屏障区和沿黄生态保护区,全市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129万亩,国家公益林面积72.65万亩,森林蓄积38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06%,境内有河南太行山猕猴和河南黄河湿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7.4万亩。境内共有各种植物1759中,占河南省植物物种总数的42%;有兽类34种、鸟类206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9种,分别占河南省总数的47%、45%、42%和51%。济源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济水与黄河、长江、淮河同为古代四渎之一,境内王屋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轵关陉为太行八陉第一陉,是古代重要军事关隘。济源还是“中国女娲神话之乡”,邵原创世神话群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愚公移山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发布的5条国家森林步道线路,分别位于我国东北、华北、中部、华东和中南地区,总长度上万公里,单条步道上千公里。涉及河南的有两条:一是唯一一条东西走向的秦岭国家森林步道,东起河南省镇平县,途径内乡、西峡、卢氏,西至甘肃临夏,沿线经过我省白云山、龙峪湾、玉皇山等森林旅游地,河南段总长414公里;二是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穿,途径河南省沁阳、辉县、修武、焦作、博爱县,河南段原设计长度180公里。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延长至济源后,因规划、测量等工作正在进行,“刷新”后的精确长度有待规划批准后确定。
编辑:谭敏 审核 :新闻总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