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中原追梦 | 洛阳篇 孟津县:走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

2018-11-26大河网

  百城建设提质高颜值。图为县城桂花大道

  □河南日报 记者田宜龙

  孟津,因扼据黄河要津而得名。这里是河图之源、丝路起点,是人文之根、华夏文明源头;这里是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这里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小浪底水利枢纽扼据黄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这里是河洛通衢,是洛阳机场所在地,两条国家级、一条省级高速公路交会互通处……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1300多年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视孟津为故乡,长久居住之后写下脍炙人口的《杂诗三首》。

  世人了解孟津,还因为这里是华夏先祖伏羲氏画出先天八卦、开启中华文明的地方,这里是八百诸侯会盟的地方……新中国洛阳区划调整时,“孟津”这个承载厚重文化历史的地名得以保留。

  历史车轮风驰电掣。改革开放四十年,46万孟津人在758平方公里土地上,人心思进,务实重干,共谋高质量特色发展。

  城变情系民生

  今年孟津县“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县城慧林中路亟待整修。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时,大家发现:这个建议已被纳入“十大民生实事”。5月下旬工程机械入场,8月初改造提升完毕,老“商业街”脱胎换骨。平乐中路、八一路、会盟大道中段、小浪底大道北段、龙马北路,一批老城区市政道路先后完成改造。

  醒目的标志标线,12纵12横城区道路,新投运的纯电动公交,15分钟便民生活圈……孟津人正在感受扑面而来的新变化。这,只是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缩影。

  “提质”怎么提?怎样展示文化底蕴、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孟津定位“汉魏风、健康城”,以“优雅白+汉魏灰+赭石红”为主色调,对老城区主干道进行仿古式改造和亮化提升。改造后的黄河大道、桂花大道、会盟大道、小浪底大道,展露出“白墙灰瓦红檐”的高“颜值”,细微之处彰显古朴典雅的汉魏风格。

  孟津县把创建文明城市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有机融合,升级实施文明城市、百城提质、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四项联创”,围绕“绿亮净美畅”目标,统筹推进城市与乡村、新区与老城、建设与管理、形象与内涵。

  强弱电“蜘蛛网”曾让孟津人“如鲠在喉”。十个月时间拆除废旧线缆63万余米、钢线7万余米、废旧线杆680余根、16条道路19公里“三线”全部入地,县城居民抬头入眼一片蓝天白云,城区以外9个镇同步推进电线电缆入地。“清网行动”从根本上消除眼障,助力无“线”美好,孟津城乡再次“颜值爆表”。

  市政道路提升,清网行动,背街小巷整治,学校、医院、停车场、游园、公厕建设……52个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如火如荼,47项镇区提升工程同步推进。其中,利用行政单位临街办公楼门面房和楼前院内空地腾退公共空间,新建改造公厕33个、建设地面停车场、立体停车场16个,老城区停车难、如厕难、出行难、秩序乱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小支点,大民生。县城供热、燃气覆盖率分别达88%、85%;全县5039户14956名贫困群众脱贫。从民生“小事”到“精准脱贫攻坚战”,群众真切感受到的是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每周五、每月第二周周六,孟津广大干部职工以志愿者身份,走上城乡街头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文明经营”“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活动同步开展。

  作为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一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创歌曲在孟津正广为传唱,各类演讲比赛接连不断,身居中国书法之乡的众多爱好者在传统节日挥毫泼墨传承文明新风,以文化人的“唱、说、写”工程持续发力。

  孟津“好人街”“主题广场”引领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城市书房的建设,自助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的部署,“百姓文化云”的普及使用,不断赋予“城市双修”更多的文明内涵。

  生态铸梦前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构建生态环境体系,突出以绿荫城、以水润城,孟津县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统筹做好以环城林带、河道治理、公园提升、生态水系为重点的“三林三水”文章。

  在县域,国土绿化三年累计投入资金3.9亿元,生态林建设达35万亩。实施廊道绿化、沿黄绿化、荒山绿化2.4万亩,瀍河沿岸10公里栽植经济林、景观树木20万株。全县林地面积2.1万公顷,林木覆盖率35%,群众的生态获得感持续提升。

  在县城,城市绿化以万亩环城林带为屏障、城区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绿地为景观、单位小区绿化为网络的点、线、面、屏有机结合。“见缝插绿”建设边角绿地86处,“拆墙透绿”拆除沿街26家机关单位围墙实现绿地共享,“拆迁建绿”新建街头绿地游园13个,“应绿还绿”新建生态公园6个。飞羽,听松,群英……颇含韵味的一个个园名令人赏心悦目。县城新增绿地160万平方米,人均增绿16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41.7平方米。

  绿水、拱桥、曲径、小岛……孟津县城南两公里处,占地760亩水面400亩的瀍源湖,已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好去处。仅有一座瀍源湖,远远满足不了群众需求。县城西部的“龙须沟”,如今已改造成占地1920亩的龙泉谷生态公园;昔日以苗圃为主的河图公园建设两个总面积2万平方米人工湖,绿化亮化开园迎宾。城市绿肺,亲水景观,相得益彰。

  从龙泉谷湿地到河图人工湖,下行至新区文博艺术中心、市民广场、森林体育公园,精灵般的活水一路奔向瀍源湖最终汇入瀍河……全域联动、活水绕城,孟津县城无水景可观的历史彻底结束。“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建设目标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蓝天行动、碧水行动、林业生态行动、乡村清洁行动、生态修复行动,“五大行动计划”及“两河两渠”综合整治,带来的是PM2.5、PM10下降、优良空气天数上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还群众以蓝天、碧水、净土。

  恒大入驻孟津,碧桂园入驻孟津,建业入驻孟津,蓝城入驻孟津……生态巨变不断释放发展红利。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生态健康之城,正展示它的魅力所在。

  县城距离洛阳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境内洛阳机场航线直达全国近20个中心城市,连霍、二广国家高速在孟津设有4个下道口,在建的济洛高速还将再设立2个下道口,焦柳铁路过境30公里设3个停车站和1个货运编组站,黄河小浪底中心码头位于孟津……生态优势与“四横七纵”路网区位优势,加快了孟津与中心城区和组团县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

  发展彰显特色

  秋韵河洛,金色年华。9月下旬,洛阳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孟津卫坡村主场举办。

  69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国家级、36家省市级共1000余家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孟津蔬菜、高端草莓、袖珍西瓜、软籽石榴、优质葡萄、特色水产吸引各届宾朋。

  送庄镇梁凹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县22个省级美丽乡村、17个市级试点村、30个县级美丽乡村、10个省级生态镇;“多彩长廊”田园综合体入选国家级试点项目;同盟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凤凰山森林公园加快沟域经济带建设。2018年7月,孟津县被确定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

  10月,第六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举行。送庄镇东山头村、朝阳镇南石山村、平乐镇平乐村被授予2018年度“中国淘宝村”,“孟津淘宝村创建模式”入选全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强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县、全国特色小镇朝阳镇、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凤凰山森林公园……一张张“国字号”名片接踵而来。

  “来孟津耍吧”,一句全域旅游宣传语简单、质朴、接地气。“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河洛印象地·卫坡古村落”“中国·洛阳三彩小镇”……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先后接待游客1170万人次,综合收益12.1亿元。

  孟津是洛阳“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重要组团,肩负承接市区产业转移的重要任务。依托中心城区,发挥特色优势,壮大自身发展,“建好北组团,助力副中心”,围绕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把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支撑未来的重要增长点,一二三产业融合大有作为。

  按照“222”现代产业体系,在壮大主导产业上,着力推动隆华节能、耿力机械、鸿元轴承等25个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宏兴新能等6个高端石化产业发展。在培育新兴产业上,重点推动国润新材、三杰热电、科博思新材料、晶联光电ITO靶材等20个企业转型升级集群发展,加快中储物流园、大一物流园、新思路国际建材城等4个大型物流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市综合物流基地。在提升特色产业上,积极推进农旅文旅融合,12个旅游项目提速建设,培育省级高效农业产业集群1个,都市休闲旅游、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持续保持省、市领先势头。

  华阳集聚区宏兴新能产业转型重点项目,着力打造“油、煤、电、热、化、纺”六位一体千亿级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夯实县域经济基础。朝阳镇恒大云湖上郡、横水镇赋骁发电、送庄镇电商孵化基地项目,领跑全县项目建设。城关镇瀍河综合治理、平乐镇商贸综合体、白鹤镇镇区改造项目,提升镇区功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孟津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三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作风,反映着党风政风。“河洛党建计划”、“1351党建行动计划”、“开放式”组织生活,“党建+农旅融合”“党建+文化旅游”“党建+美丽乡村”三条党建示范带的建设,从点到线再到面,孟津县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党建广场、党建游园魅力引领党群活动。县委县政府大院、镇党委政府大院、行政村大院拆墙透绿,“拆墙便民亲民”工程深入人心。美不仅仅在外表,更使党和群众心手相连……

  发展是主旋律,改革是进行时,特色是大文章。孟津,正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作出历史担当、写好孟津答卷。

  本版图片由孟津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魏蔚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