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兄弟同心,邻里不欺” 侨乡十八行村古建文化寓意深

2019-07-16大河网

  文 李华云

  十八行村是一个自然村,属于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湖峰行政村所辖,是湖峰村八个村落中最为古老的村落,地处湖峰村的中心位置。文昌十八行村2009年被文昌市政府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10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十八行村”之名源于村里的十八行住宅。从空中俯视十八行村,可见整个古村以扇形排列。所有院落都有着统一的朝向,构造大致相同,均是高墙深院青砖黛瓦,连屋角飞檐的翘起弧度都一致,整个古村的宅院分为十八组,每组房屋连成一段笔直的线条,各组房屋之间均以宽度相当的石板小巷相隔。

  十八行村的最大特色是现存古建筑规模大,较为完整。十八行房屋前后对齐、高低有序,每行院落中都住着六七户人家。据说,村里房子排列建造,是按先辈们的教导,寓意“兄弟同心,邻里不欺”。所谓同心,是指每行屋子内住的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兄弟辈直系亲属,在“行”的中轴线上,每进房屋的正厅前后大门都要上下对齐,以示“同心”;而“行”与“行”的住宅间,同辈的房屋必须高度相等,以示邻里相互平等。站在正屋的庭院上看,各家各户的正厅前后大门洞开,由顶端可以一直看到底端的房子,视线非常通透。各家的门楼都建在正屋的一侧,形成规整的天际线。每行院落间都留有相当间距,形成村巷,是各户人家出入的主要通道。

  据记载,汉族人自宋代便开始陆续搬迁至文昌,经元明清,终于在黎族聚集的海南开辟出了一个“无黎”的汉族聚集地。文昌十八行村的历史可追溯明代,第一批居民便是从同为沿海地区搬来的福建人。

  在十八行村,现存最古的宅院林家宅,又称“九牧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传说“九牧堂”是皇帝赐的匾。据考证,“九牧堂”之名始于唐代,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字茂彦。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及第,官至太子詹事,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林披生九子,名苇、藻、箸、荐、晔、蕴、蒙、迈、蔇,兄弟九人皆官居州刺史(州牧),时称“九牧林家”。“九牧林”派系之旺、繁衍之广、人才之多,堪称中华姓氏一大望族。九牧林自唐代开基,历经1200余年,世远支分,派衍闽、琼、台、浙、赣、湘、桂、川、黔、等省、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子孙繁衍海内外,后裔遍及五大洲。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十八行村的祖先便是这一支的林氏后人。

  除林家老宅“九牧堂”外,这里的其他建筑大都有一两百年时间。几乎所有古屋房顶都以五彩瓦装饰,脊顶尾部则固定着造型古朴、色彩艳丽的石材雕件。屋檐下的墙面早已斑驳,但仍可见到的各种花鸟虫鱼壁画,大门前简单又古朴的石柱础。有的即使翻新了,也都使用了很多原来的物料。

  十八行村村口当年村中一位官员宅前立有两块抱鼓石,鼓面雕刻乳钉,鼓面直径约1米,抱鼓石鼓座为对称的浪花状,浪花中心为侧立的石鼓。其形制之大,雕刻纹饰之精,在海南极少见。抱鼓石,在古代是竖立在衙门官署门前,是古代官府的重要标志,后来成了权利和级别的标志。

  村口不远处立着两块上马石,上马石呈台阶状,顶部剥蚀严重,侧面祥云状花纹却仍清晰可见。

  旁边还有一个古老的高1米有余的石水缸。下有底座,缸底周边浮雕为仰状莲花纹,腹外雕花枝、菜心等纹饰。

  据说,以上这几件石器的主人是清初曾任江西高安县知县在世时所用,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

  如果说文昌是著名的华侨之乡,那么会文镇便是侨乡中的侨乡,十八行便是其中的一个著名侨村。当时年代,异域闯荡都被称为“去番”。远在明清就多有“去番”之人,清末民初已成风尚。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洋谋生的人就更多了,因而如今村中家家户户都有海外华侨。“入番”侨人乡亲衣锦还乡,不忘将财富以别样形式堆积在故土,建造起一个个气派的屋舍大院。有的已经在外面落户生根也还建造宅院,即便空置在家乡,仍旧乐此不疲。

  解放前,他们每年都会寄一两次钱回家赡养在家的老人和儿女,有些人通过奋斗经济条件好了还回村带些人漂洋谋生。解放后在粮食紧张的那段时期,他们又从国外寄钱、米、肉干、饼干、麦片等东西回来救济家人。改革开放后条件好了,海外乡亲们不必再象以前一样带着钱和物品,回来救济亲人和乡邻,而是作为一个回乡客,回来探亲访友、观光旅游。

  海外乡亲心系桑梓,对村里的帮助很大。对于家乡的公益事业,海外乡亲们非常热心,他们捐款重建了湖峰小学。从白延到村里两公里长的水泥路也是海外乡亲们捐修的,使得村子成为会文第一个实现水泥路通行到村庄的地区。

编辑:杨剑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