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中中”迎客!河南高质量开放发展,全国民族运动会青睐中原

2019-09-11大河网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霄 丁洋涛/文 朱哲/摄影

  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中原更出彩

  龙娃“中中”迎客,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下称全国民族运动会)9月8日在郑州如期绽放。这是全国民族运动会首次在国内中部省份举办。

  河南人喜欢说“中”,运动会吉祥物名为“中中”,即是一句最具河南味儿的亲切招呼声。河南人有实力说“中”,生产总值连年稳居全国前五;2018年粮食总产突破1300亿斤;农业加工制品遍及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开放奋进的中原承接此次民族体育盛会,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禀赋与硬、软实力的综合折射。在追求出彩的征程中,河南人用它来表达践行高质量开放发展的自信、自觉、自强。

  丨【新农业】天下功夫出少林,河南人将“修地球”功夫传播海外

  过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河南多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热土。四方文化在这里融汇,催生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上的河南是开放包容的,今天的河南同样如此。

  “中原熟,天下足”

  河南是“天下粮仓”,却因昔日河南人的“农人”形象,被外界调侃为“修地球的”。而今,开放、创新、进取的精神与发展活力,在河南农村、农业产业带乃至全球农业产业链上发生着深刻作用力。

  今年3月,在驻马店市举行了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展示大厅项目的奠基仪式。该项目在同年元月获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

  做高端农产品加工集群与研发基地,河南有资源禀赋,更有创新实力。

  如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内,就有近200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超1400亿元。方圆200公里的其他各种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该产业园。

  在产品深加工方面,一副牛骨架市场售价约80元,加工成骨粉、骨胶,能卖到250元左右,加工成骨肽产品可达600~800元。时下,这些新的河南农货,已陆续进入了国内外的大型商场、超市。

  农产品加工业是河南的经济支柱,而“修地球”硬功夫更广传海外。据统计,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近8000家,并有越来越多的农企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生根发芽。

  2018年,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拟投5亿美元,在乌兹别克斯坦投建“洛阳—布哈拉农业产业示范区”。其百余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已接近郑东新区建成区的规模。不仅如此,同年该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食品安全公司签署5万吨绿豆、5000吨鲜食樱桃采购合同,并承接了该国布哈拉州绝大部分的水果、肉类和农作物产品的贸易。

  万邦国际只是河南最新跨国“务农”者之一。十年前,河南黄泛区农场就将小麦、玉米、棉花种到了塔吉克斯坦,将奶牛养到了乌克兰。2018年9月,塔吉克斯坦经历了罕见高温灾害,当地玉米、棉花大面积减产,黄泛区农场的棉田却是丰收的景象。

  “河南企业教会了我们种植技术,带来了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益,农作物的产量高了。”塔吉克斯坦农民沙伊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是“一带一路”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011年11月,河南贵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通过并购投资设立“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此后,它成为20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今年5月,阿里巴巴发布消息称,去年,河南农货在该电商平台销售规模“超百亿”,同比提高94%。信阳毛尖、温县铁棍山药、灵宝苹果、西峡猕猴桃、民权花生、确山红薯等百余款农产品成了中国农货“网红”,走向全球市场。西峡香菇,借跨境电商出口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53亿美元,实现了“亩产1000美金”。

  此外,郑州商品交易所也是中西部唯一的期货交易所,“郑州价格”成为全球农产品价格的重要风向标。

  足见,“修地球”的河南农民、农企,凭技术与实力在全球农业产业链分工体系中实现“上位”。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河南新农人走向海外,他们有创新活力、有高度开放的胸怀与热情,循序渐进驾驭全球农业经济资源配置,在世界农业格局中树立起河南形象。

  丨【新制造】制造业产业链根基扎实,“河南制造”“河南创造”闯出全球硬口碑

  “中原熟,天下足”不再是河南的唯一名片。

  工业规模跃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成为新兴工业大省的河南正在向工业强省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9月3日,河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河南省商会联合发布了“2019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其中,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入围门槛突破10亿元大关,比2017年增加1.6亿元。可以说,民企产业规模日益壮大、禀赋实力显著提升、发展活力大幅增强,是河南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开放的河南,不缺先进制造业的基因,更不缺创新的自驱力。

  在洛阳,中信重工和一拖集团、轴研科技、德平科技等一批企业支撑,其装备制造业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级。如中信重工,填补了国内众多科研领域的空白,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其从生产单一的矿山机械产品,拓展到煤矿、建材、环保、洗选等行业,主导产品均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远销亚、非、欧、美、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放的河南,是吸引制造业集聚的“中原磁极”,不断催化各产业“内引外联”。

  目前,河南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两大万亿级产业以及以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等为代表的19个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此外,诸如宇通客车、双汇、瑞贝卡等知名本土品牌的名号响彻国内外。

  追逐“河南机遇”的先进制造企业颇多。9月5日,福田汽车决定向河南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增资4476万元,建设福田智蓝新能源工厂一期项目。落成于去年9月的福田智蓝设在商丘,项目拟投资规模16.1亿元。通过引进福田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助力调整河南产业结构布局,带动中部地区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淘金”中原的汽车品牌还有多家。2017年1月,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基地一期项目签约,并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量产的“郑州速度”。同样以落地快著称的还有洛阳银隆,2017年4月谈判、8月签约,11月就实现了实质开工。

  截至目前,在豫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29家,国内500强有160家。另据郑州海关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103.3亿元,出口方面实现1438.3亿元,增长3.3%。

  开放的河南,正在加大力度走出去,到海外市场收购拥有尖端科技和全球市场的优质资产和项目。苦练内功提升营商环境,争取推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

  丨【新枢纽】驾驭“两体系一枢纽”大交通,河南向“买全球、卖全球”加速跑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与交通布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如省会郑州,就是随着国家铁路干线的贯通,“被火车拉来的一座城市”。

  2014年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殷殷嘱托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

  由此,河南开启了构建“两体系一枢纽”新方略。

  河南选择的抓手是什么?

  首先,是现代交通体系的“硬支撑”。河南人要把铁路、公路、航路、水路联系起来,完成大资源体系整合。

  在铁路方面,着力打造米字形高速铁路网,今年,郑万、郑阜、商合杭三条高铁就要通车,后年,郑济高铁也将通车。

  在公路方面,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6600公里,路网密度和通车里程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航空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契机,大力推进机场二期建设,现正在推进机场三期建设。随着这些工程的投入使用,郑州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双第一”。

  其次,有了大交通体系的“硬实力”,即需解决与之匹配的“软环境”。打造现代国际物流中心,要坚持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和引进外来大型企业两手抓。

  截至目前,河南省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170家,其中达到5A级的物流企业11家。同时,建成了内陆省份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功能性口岸,物流服务配套功能显著增强、日臻完善。当前,南美洲水果进入中国市场,七成是由郑州落地、分拨,每逢智利的车厘子成熟上市,河南人能第一口尝鲜。

  如郑州航空港,吸引了一批电子制造、精密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制造企业进驻。像集聚的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智能手机年出货量接近3亿部、约占全球的1/7,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基地。

  现代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贯穿一二三产业,为各生产环节的参与者提供互动与协调发展的充分助力。2018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额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9%,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的发展非常迅猛。

  9月4日,郑州海关发布消息,今年1至8月份,郑州海关共监管跨境电商进出口清单7122.5万票,商品总值89.1亿元,分别增长21.48%和17.11%。过往6年,河南跨境电商备案的电商平台已有584家,进出口货物总值超过400亿元。另在今年上半年,海关共监管中欧班列(郑州)539班,货运量约23万吨,货值约10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5%、57.9%、11.5%。

  河南“买全球、卖全球”的步伐在持续加速。围绕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两体系一枢纽”的战略定位,河南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四路协同”,努力打造成为多式联运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

  丨【新方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错位发展重塑中原竞争力

  区域经济谋求高质量发展,即要先“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这是2018年1月,河南明确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河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融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对外开放战略提档升级。以开放促进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动力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新方略的明晰与决心,源于河南在过往四十年的实践总结。由跟跑到并跑,再到一些领域开始领跑,即是充分受益于对外开放。河南人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只有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才能够绘就更加出彩的画卷。

  2017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跻身全国前十,居中西部首位;实际吸收外商投资按商务部统计口径,增速居全国前列;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郑州航空港区、郑洛新自创区、国家大数据综试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加快推进,战略叠加优势逐步显现;全省运行、在建和申建各类指定口岸10个……

  事实证明,确立“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目标,河南人的拼搏正逢其时。

  7月,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动员全省上下因时应势、创新思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在同心共筑中国梦中担当更大作为。

  而这次会议,河南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足干劲,并明确了方略与抓手。

  第一个抓手,是做强郑州这只领头雁,做实郑州参与全球竞争、聚集高端资源的门户枢纽和战略平台。

  2018年,郑州市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建成区面积突破1000平方公里。

  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区等,带动郑州实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要擦亮郑州的名片,做好“动”和“静”这两篇文章。“动”,即是做强枢纽,加快打造国际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让郑州成为中国连通世界的一个重要门户;“静”,就是把黄河这篇文章做好,打造美丽的黄河生态廊道,让城市更有特质、更有魅力。

  有了强力的领头雁,河南的第二个抓手即是“扬长补短”:厚植自己的优势,在错位发展中塑造开放竞争力。

  河南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在于,区位交通、战略叠加、开放通道、制造业集聚等。下一步,河南将努力强化“四路协同”,提升“空中丝绸之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海上丝绸之路”无缝对接,带动全省跑出开放加速度。与此同时,推动“五区联动”,支持“五区”在更多领域先行先试、探索突破,推动“五区”之间政策对接、产业链接、优势互补,持续放大“五区”制度创新的溢出效应

  一语概括,把开放的优势转化为出彩的胜势,河南人敢想敢干,也能干能成。

  它正化为河南人更加进取、更加有为的精神因子和豪情干劲,激励新时代的河南迈向对外开放的崭新境界。


编辑:郭同欢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