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爱问版河之洲 Vol.1 丨清明节只有扫墓吗?

2020-04-03大河客户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流传,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那凄迷的境界、淡淡的哀愁,总会让人把它与清明时节缅怀逝者联系起来。

  不过,中国历代著名诗人、词人留世的“清明诗词”中,大多数描述的是古人欢欢喜喜度清明的景象。“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代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十分热闹。宋代词人柳永笔下的《木兰花慢》既有音乐助兴,又有踏青出游:“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梳理清明节的内涵,不妨先会意识字。“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着实是一个很美的形容词,给人的感觉是纤云四卷,清风吹空,温暖晴和。在芒种小暑霜降大寒等用物候命名的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是唯一一个用形容词来定义。更特别的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农时节气与传统节日的“双肩挑”。

  这一天的习俗其实非常丰富,祭祀虽然是主题之一,但并非唯一。事实上,清明节来自于农耕文化,是古人经过对自然长期观察后形成的节日,体现出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习俗。这个节日,既有慎终追远的感怀,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有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除了祭祀扫墓,还有禁火、寒食的习俗,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插柳等民俗体育活动。

  在唐代以前,清明节并无扫墓习俗,而仅有与季节相关的农事习俗。今天的扫墓习俗是因为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的元素。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康保成说:“从南北朝至唐,寒食节的影响要远大于清明节,唐代的寒食习俗包括了清明;唐代的寒食扫墓习俗,到宋代逐渐演变成为清明习俗。随着寒食节的淡化,清明习俗后来居上,沿袭至今。”

  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哀而不伤的节日,“清明不止雨纷纷”。

  对清明节传统习俗梳理来看,除祭祖扫墓之外,禁火、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有很多已经消失。

  “清明节原来是一部生活交响乐,有很多声部,既有对先人亲人的缅怀祭奠,还有对大自然的亲近,是对幸福快乐生活追求的愿望表达。清明节是清明和寒食的融合,现实中我们更多实践的是寒食扫墓,而把清明节对大自然的亲近的原始含义淡化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有鹏对大河报记者说,文化的魅力在于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所以清明节扫墓与踏青、放风筝、咏诗都是并融的。尤其是庞大的低头族、网虫群体,他们无一例外是对大自然的疏离,所以趁着清明节日亲近大自然更为需要,应该走到户外,放飞心情,让身心更加健康快乐。

  扫墓时的伤感、离别和愁苦,踏青时的快乐、团聚,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看来,这两种不同清明节的生活展现了“我”在不同关系中的生活记忆。无论哪一种关系,均在于关怀生命。清明节记忆内在驱动力是生命,是感念先祖赐予的生命,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寻找生命的力量,在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命的力量,在“我”与“我们”中寻找生命的力量。

  那么古人是如何过清明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本篇摘自河之洲第28期:清明不止雨纷纷,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文)

编辑:魏蔚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