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改名“悦丽怡景郑州“绿茵阁”两年多”谢幕了

2020-06-17河南商报

  6月16日,已经闭店的悦丽怡景西餐厅(大上海城店)河南商报记者左冬辰/摄

  相关负责人称市区所有门店均已关闭这家连锁老店为何停业?对郑州未来西餐发展有何启示?

  河南商报记者韩忠林实习生谢鹏

  “绿茵阁”这个名字,郑州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不会陌生。不过,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关于这个名字的记忆,停留在若干年前。

  十多年来,许多郑州人都经常光顾的“绿茵阁”,于2017年10月改名为“悦丽怡景”,之后渐渐淡出郑州人的视野,而生意每况愈下,市区内门店数量从十多家减少至2019年底的五六家。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就在餐饮业纷纷复工的节点,这家陪伴了郑州人17年的西餐厅,关闭了所有直营门店,悄然落幕。

  多家门店处于闭店或撤店状态

  泰皇炒饭、台式三杯鸡、双皮奶……尽管最喜欢点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餐,可郑州市民冯倩还是喜欢前往嵩山路与淮河路交叉口的悦丽怡景西餐厅就餐。

  “座位都是小‘隔间’,很安静,环境比较好。”十几年来,冯倩已经成了这家餐厅的老顾客。可是,今年春节过后,冯倩却发现,自己经常去的这家悦丽怡景西餐厅再也没有开门过。冯倩向周边商户打听,得到的答复是这家西餐厅不会再开门了。

  这让冯倩无法接受,作为一名老顾客,她在餐厅充值了数千元,目前还有2000多元没有消费。

  “大概3月底4月初的时候就撤走了,我们也不知道原因。”悦丽怡景嵩山路店所在大厦物业工作人员称,目前餐厅租赁的房子已经出租给别人。

  实际上,河南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不仅是嵩山路店,悦丽怡景健康路店、西元国际店、锦艺城店、大上海店、曼哈顿广场店等均处于闭店或撤店状态。

  6月15日中午,河南商报记者在健康路与优胜南路交叉口附近看到,位于此处的悦丽怡景健康路店大门紧锁。周边商户以及物业工作人员表示,该店春节后就没有再营业过,还曾拖欠租金和水电费,大概5月份时,有人来拉店里的东西。“连续五六天,都是傍晚来的”。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位于郑州西元广场四楼的悦丽怡景同样处于关闭状态。

  “春节前还在营业,春节后就没见开过门。”附近商户表示,经常有悦丽怡景的顾客前来打听餐厅情况。商场运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悦丽怡景的确已经很久没开门,但暂时未收到该店正式闭店通知。

  悦丽怡景前身为“绿茵阁”给郑州人留下许多美好回忆

  听到悦丽怡景这个名字,或许有些人会比较陌生,但提起这家餐厅的前身“绿茵阁”,大部分郑州年轻人不会陌生。17年前,绿茵阁自广州进入郑州,此后成为许多郑州人十分喜爱的餐厅。

  郑州绿茵阁是广州绿茵阁的加盟店。2017年加盟合同到期,由于经营理念等原因,双方结束加盟合作。郑州绿茵阁更名为“悦丽怡景”。

  业内人士分析,郑州绿茵阁坚持的是大众化西餐之路,让利于大众食客。可是由于加盟费问题,郑州绿茵阁贡献了很多利润,这是绿茵阁改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更名后的绿茵阁,保留了经营主体、原班人马,不过在菜品和价格上进行了变动。

  无论是叫绿茵阁还是悦丽怡景,这家西餐厅,都留给了很多郑州人许多美好回忆。

  今年24岁的赵欣,是郑州一所私立中学的老师,她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绿茵阁曾是她最喜欢的餐厅,高中时经常和一位男同学去那里吃饭,“觉得环境比较好”。如今,那位男同学成了赵欣的男朋友,两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阶段。

  不过,赵欣已经三四年没有去这家餐厅了,“我在大上海城店吃了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突然觉得很难吃,可能是吃腻了”。

  基本上所有门店都处于赔本状态

  多家门店关闭或撤店,曾经是郑州西餐厅代表的悦丽怡景,究竟怎么了?

  6月16日,餐厅相关负责人成玉(化名)向河南商报记者证实,悦丽怡景西餐厅郑州市区内所有门店均已经关闭,而且不会再恢复营业,“员工已经全部遣散”。

  成玉将闭店原因归结为经营上的压力。租金、工资居高不下,客流量却十分不理想。

  “生意不错只是外表光鲜。”成玉称,悦丽怡景门店周末人会多一些,可能给人造成“生意不错”的感觉。其实,周一到周五没什么客人,基本所有门店都处于赔本状态,大门店一个月赔四五万元,小门店赔一两万元。

  其实,改名悦丽怡景后,餐厅生意就出现下滑的迹象。郑州市区内的门店数量,从10多家下降到了2019年底的五六家。

  “虽然只是改了个名字,但很多老顾客不知道,以为郑州‘绿茵阁’没了。”成玉介绍,品牌知名度下降,让悦丽怡景受到严重影响。

  “压死”悦丽怡景的最后一根稻草,无疑是两个多月无法营业。成玉透露,基本上各家门店租金已经交付,可是无法营业,确实撑不下去了。

  “老板不是不管,只是现在人在国外,因为疫情原因回不来。”成玉表示,针对会员充值问题,悦丽怡景西餐厅有三种解决方案:一是用进口蜂蜜抵费;二是到公司高管经营的一家西餐厅进行消费;三是等国外疫情缓解后,老板回来解决,“老板还会再开西餐厅,不过不用悦丽怡景这个名字了,会员可以到新餐厅消费。或者等处理完房租、物业等问题后退钱”。

  适应市场需求,郑州西餐行业需创新商业模式

  虽然悦丽怡景从更名后开始走下坡路,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发展到如今的状况,另一个“症结”在于自身管理问题。

  该业内人士介绍,不仅郑州,全国多地绿茵阁门店曾更改“门庭”。例如,武汉绿茵阁更名为半秋山。在6月初中国烹饪协会公布的“2019年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名单”中,武汉半秋山榜上有名。

  “管理没有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该业内人士称,郑州西餐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每隔一两年就会有新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根本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用传统的思维去做,肯定很难。”虽然竞争激烈,不断传出闭店消息,但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祖母的厨房西餐厅郑州区合伙人张磊还是十分看好郑州西餐市场前景。

  他的想法得到了留白西餐厅联合创始人陈卫红的认可。陈卫红认为,郑州西餐市场目前并没有饱和,原因在于每年有大量年轻人拥入,而且人们对西餐的认知不断发生变化,“郑州市场上,西餐占比不如日料,但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西餐占比与日料差不多”。

  “郑州西餐市场未来肯定会朝着细分化方向发展。”陈卫红说,以往大家对西餐的认知,是比较笼统的。而如今,大家的认知更细致,例如美餐、意餐、德餐、俄餐等。相对来说,在其中某一个领域深耕,能够收获更好的品牌效应,“现在市场上融合餐厅比较多,但未来应该会有所改变”。

  “目前郑州的西餐行业把资本看得太重,把人才看得过轻,过于追逐短期效应,不利于长远发展。”在张磊看来,郑州的西餐厅想要更好地适应细分化、专业发展趋势,需要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

  “餐饮行业是门槛儿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收入不算高,很难吸引管理人才。”张磊建议,郑州的西餐厅可以尝试合伙人制度,给核心员工一定股权,从而留住人才。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