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创新双轮驱动 河南“十四五”新增有效发明专利52855件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刘思嘉)质量强省建设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0月17日,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佟桁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 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2.54万张
在质量强省建设方面,质量强省政策更加健全。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将质量强省工作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把消费品合格率等4项指标和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等4个约束项纳入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调整完善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聚焦“超硬材料、新型电力装备、休闲食品”等重点产业链,实施质量强链项目 156个,19 个县(市、区)入选“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入围“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长垣等5个县(市、区)入围全国“百城质量提升”活动项目。兰考县受到国务院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督查激励,入选全国“质量基础集成服务”创新试点。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2.64,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进入“满意”区间。
标准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累计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2项(其中牵头主导制定17项),3项ITU国际标准获批立项,实现我省电力领域ITU国际标准制定“零的突破”;国家标准制修订参与度从“十三五”末的13.7%提升至20.1%。围绕粮食安全、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养老托幼、公共服务等领域,制定发布省地方标准866项、团体标准965项,44项企业标准获评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
品牌建设成效日益显现。“十四五”期间,8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3家企业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全省累计获得1个中国质量奖、16 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68个省长质量奖、23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统筹推进“美豫名品”品牌培育,制定发布认证标准16项、培育标准5项,授权128家企业160个产品使用“美豫名品”。
质量基础设施更加坚实。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95个,推动河南省碳计量中心建设纳入全国“1+10+N”碳计量支撑体系,指导国家中低压输配电质检中心(河南)、国家轮胎质检中心(河南)通过验收。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45家、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138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2.54万张,获证组织36429家。
“十四五”期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52855件
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方面,省委、省政府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督查督办事项,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出台《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并制定实施年度推进计划,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商并印发《共建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出台《河南省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新修订的《河南省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创造活力持续增强。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商标和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工程,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新增有效发明专利52855件、注册商标 110.39万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9件,1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成功转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达241件,获得中国专利奖98项,评选2届河南省专利奖,获奖项目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上实现突破。截至今年6月,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6402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达3.05件。
运用效能持续优化。国家知识产权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平稳运行,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物农业、高端轴承等5个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15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导航重点产业销售额超千亿元;“西峡香菇”“灵宝苹果”等8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全省地理标志用标企业达到600余家。河南省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郑州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保护能力持续提升。深化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加强重点领域和区域行政执法,深化省内10市、晋冀鲁豫4省18市执法协作机制。建设新乡、洛阳2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郑州(创意产业)、漯河经开区(食品)、禹州(钧瓷)3个快速维权中心,“信阳毛尖”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郑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320家,较“十三五”末增长2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5个、试点示范县(区)7 个。发挥专利审协、商标审协“双中心”优势,联合培育200余家创新型企业及“黄河”“鲲鹏”“唐宫夜宴”等重大项目、品牌;建成83个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服务全省各类经营主体100余万家(次)。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