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产业故事 | 全国航模冠军:我在武陟做强无人机产业

2020-07-01大河财立方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李震 马腾飞 摄影/摄像)他曾是河南省航模运动队最优秀的运动员,先后多次拿下全国冠军。退役后,凭着对航空的一腔热血,创立了郑州兰旗航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兰旗航空),走上专业化研发生产航空器材之路。2019年,他把兰旗航空搬到武陟产业新城,用一年时间做大产能、拓展领域、提升研发能力,创下了多个全国、世界第一。

  他,是李建华。今天,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和你一起走近李建华,聆听他和无人机产业的故事。

  

  在多次拿下全国航模冠军并荣耀退役后,1998年,李建华创立兰旗航空,专注于高端复合材料无人机、缩比验证机等系统领域的研发与制造,并提供无人机飞行保障及驾驶培训服务等。

  经过十年发展,2018年,兰旗航空已经成长为业内颇负盛名的“老牌”无人机企业,但是研发生产也遇到了瓶颈——受限于原有的厂房、人力,企业很难进一步扩大、跃上新台阶。兰旗航空急需另寻基地。

  从2018年起,兰旗航空开始了对新基地的考察。

  武陟产业新城逐渐进入李建华的视野。“这里交通很方便,从武陟产业新城到郑州,坐高铁20分钟,开车40分钟且免费。发展条件优越,受益于郑焦一体化带来的各种红利,这里各种政策条件都很优厚。产业有潜力,当时正逢武陟产业新城着力发展无人机产业,产业服务团队能为公司注册落地、招聘人才等提供很多帮助。”

  2019年3月,兰旗航空正式搬迁至武陟后,一年多来,在当地政府和武陟产业新城的支持、帮助下,一步步做大、做强,实现了跨越发展。

  在产能方面,“2019年,我们就生产和销售了2万多架无人机。现在,我们与政府多项定制无人机项目也在推进,涉及测绘、巡线、监测多个领域。”

  在研发方面,更是硕果累累。

  研制的氢燃料动力验证机,去年实现国内商飞首飞。2019年3月,郑州上街,没有发动机的轰鸣,一架翼展6米、造型优美的无人验证机“低调”飞天。这是兰旗航空与中国商飞合作研制的新能源验证机“灵雀H”的国内首飞。“灵雀H”创新性地采用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技术,旨在验证氢燃料电池为主、锂电池为辅的混合动力技术在飞机上使用。

  研制的“冯如三号”无人机,续航时长创下世界记录。2019年10月,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在不间断飞行30小时6分42秒之后,“冯如三号”平稳降落,创下了25公斤至100公斤级油动无人机续航时间的世界纪录,国际航联确认了这一记录。“冯如三号”由兰旗航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研制,也是双方产学研的深度合作的成果。据介绍,由于具备突出的长航时飞行能力,该无人机适于执行长距离空中电力巡线、森林防火、岛礁巡查等飞行任务,具有多方面潜在应用价值。李建华说,兰旗航空正在研发“冯如三号”的迭代,争取2021年将续航时间延长到100小时。

  

  其实,像兰旗航空这样的科技创新企业,武陟还有很多。2016年6月,武陟县政府与华夏幸福签约,共同建设运营武陟产业新城。此后,华夏幸福累计为当地导入龙头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创新创业团队超过100家,涵盖了智能制造装备、大健康、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领域。同时,华夏幸福也在不断为当地完善学校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公寓、商业配套等城市功能,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安居乐业。

  “随着产业新城一大批重点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和投产,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武陟产业新城将会成为黄河生态带一颗耀眼的产业明珠。”武陟产业新城产业负责人表示。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