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门上空“龙骨云”火了 洛阳网友借机向全国网友发出邀约
应天门上空出现“龙骨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上空出现的一片云“火”了,因其形状酷似“龙骨”,又与应天门宫阙相互辉映,引发数十万名网友关注热议,相关视频还被央广网等媒体转载。昨日,记者联系到拍摄者,为您讲讲这片云“火”起来的背后故事。
“龙骨云”视频火爆网络
“12日,洛阳天空现‘龙骨云’,地址:紫微城应天门。有没有很神奇?转发这条‘龙’,说不定你的愿望就成真了,快!”13日早上,四川广播电视台抖音账号“四川观察”发布一条视频。视频从不同角度显示,在壮观的宫阙仿古建筑上方,一条蜿蜒在蓝天上的云带引人注目。这条云带狭长并呈骨状,整体看起来颇像神话故事中的白龙翱翔天际。
该视频发布后,当天引来18万人次点赞,话题“洛阳天空现‘龙骨云’”还成为当日抖音实时上升热点。
记者注意到,相关视频随后还被央广网等媒体转载。这个“爆款”视频是怎么来的?记者辗转联系到拍摄者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明堂天堂景点讲解员郑林叶。
“我在讲解之余经常拍遗址公园内的建筑。前几天,我在游览应天门时,恰好看到蓝天上的这条云带和应天门宫阙相辉映,就随手拍了下来。”郑林叶说。
在线邀约全国网友来洛旅游
对于这条视频,郑林叶称没想到传播度这么高。她告诉记者,在视频的万余条评论留言中,有不少是洛阳网友借机向全国网友发出的邀约,“欢迎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感受”“欢迎来洛阳旅游”,还有人在线科普紫微城和应天门的历史和关系。“那些发起邀约的洛阳网友,估计和我一样,都希望有更多人能来感受洛阳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她说。
提到紫微城和应天门的历史和关系,郑林叶说,紫微城遗址其实就是指隋唐洛阳城宫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在隋代初建时,宫城称紫微城,对应天上的紫微宫,武则天时期称太初宫,沿用时间长达530年之久。
从秦汉时期开始,统治者为突出皇宫的正规性、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达到“天人合一”,便将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人间皇帝自诩为天子,他们居住的地方,对应天上天帝的居所紫微宫。紫微宫即紫微垣,是天上星官三垣(太微、紫微、天市)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的位置,称中宫,有“紫微正中”的说法。因此,宫城被命名为紫微城,也是象征天上的紫微宫。
郑林叶介绍,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是中国礼制中最能彰显身份和地位的建筑之一,原名则天门,后来为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见证了隋炀帝杨广入主东都、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女皇登基称帝的盛事。
相关链接
“龙骨云”是怎么形成的
市气象台专家解释,网友看到的“龙骨云”,在气象领域叫作钩卷云,从外形上看如一串逗点符号。
这种特殊的云形,常是云体中冰晶下落的过程中因风的切变而产生的。这种云的出现,多预示有明显天气变化,譬如前几天,我市还不时出现蓝天白云,这两天就迎来阴雨天气。(记者 王博东 通讯员 禹东晖)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