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老城夜色正多娇

2020-08-19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8月19日19点11分,正是南阳老城的华灯初上时。“老板,来碗浆面条(tio)!”在南阳市新华东路上的小吃门市“贵菊菜合店”的门前,操着浓重口音的赵先生不经意遇见了老乡,邻桌人主动跟他搭话:“咦!老表,你也是内乡的?”

  “是哩是哩!我是马山口哩,你哪里?”赵先生有了意外惊喜,赶忙“攀扯”,听到邻桌说“俺是灌涨街上的”,顿时倍感亲切:“老乡!咱一起吧。”

  这样的乡情对话,经常性在南阳宛城区的“风味一条街”上演着。早在七、八年前,从外来的周口烧麦、湖南牛肉面、桂林米粉,到老南阳传统松针包、豆腐汤油茶、水煎包,各种特色餐饮门店便自发聚集在这道街上,市井烟火味就相当浓郁。如今“夜经济”大潮兴起,这条横穿老城区的街区上,愈来愈多的美食小吃更带旺了人气。

  时增来是“贵菊菜合店”的老板,他已经在南阳经营了十几年的餐饮生意。“当初我们就是个小摊位,很多老顾客就是好吃这一口菜合,靠大伙儿的口碑,如今开了几家门店。”时增来说,如今老百姓饮食的口味多元化了,上门的不仅是老主顾,还有省外的美食网红专门来“打卡”体验,“我们这小生意也越来越有成就感了。”

  不仅在新华东路,周边同属于老城范围的南阳府衙步行街也形成了稳定且火热的“夜经济”商圈,这里形形色色的时尚美食店铺,从中午开始就人头攒动。而宛城区新兴的360商业综合体,不但是老城崛起的新地标,更是和新华东路、府衙步行街形成了“越夜越旺”的夜市商圈。

  南阳不仅仅只有拔地而起的高楼,散布在街道角落里的小摊小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是城市离不开的“小菜儿”。从今年6月起,南阳市中心城区批准设置的109个销售临时市场和6个夜市市场先后开放营业。而夜市经济的规范有序,让消费者有了更多消费选择,同时也为生活困难的群众创造了一条创业道路,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随着当地政府部门先后出台“松绑”政策,南阳“夜经济”正渐入佳境。滨河路、泰山路等街头巷尾,夜市烧烤的灯火迷人双眼,卧龙岗景区、仲景医圣文化园等周边,烟火味浓郁……古城南阳的文化味与美味相交融,现代和传统互为映衬,夜色中的宛城分外多娇。

编辑:臧小景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