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朱一斌:38年填补65项国内行业空白 油田里的创新能手

2020-12-06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杨)“师傅是我技术上的引路人,他身上细致严谨、勤思创新的工匠精神深刻影响了我。”吴锋是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测试大队测试一队队长,他口中的师傅是河南油田采油测试首席技师朱一斌。

从1983年参加工作开始创新,到现在,朱一斌已经坚持创新38年了。“之所以坚持创新38年,就是觉得石油人就要老老实实落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谈到坚持创新的动力,朱一斌这样解释。

创新发端于投捞效率低下 他的研制填补了65项国内空白

“我最开始做采油测试的工作,主要是投捞掉到井下的如拇指般粗细的各类工具,工作对象都在几千米深的油井下。”朱一斌向记者介绍,对测试队员来说,“投捞器”就像战士手中的武器,武器一落后,后面的所有工作程序都会落后。“经常看到同事们累得筋疲力尽,就萌生了研制一个好用省时的投捞工具的想法。”

从此朱一斌开始进行多种尝试,即使调整了单位,只要有空,他就揣摩研制新的工具。在他的不断创新努力下,新型的投捞工具终于诞生了,现场应用显示,测试作业效率直接提高了一倍。

这个成功坚定了朱一斌创新的信心。后来,他根据井况不断改进研制工具,一个投捞工具,他连续改进38年,研制出了一系列打捞工具,投捞工具不好用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这个工具确实好用,以前我们下去投捞测试一次,完成一个单项任务,现在效率翻了一番,而且通过改进,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在现场,吴锋拿着师傅朱一斌研制的投捞工具,向记者展示了它的使用流程。

除了投捞工具,38年来,朱一斌还研制改进井下工具、测试仪器等百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国家级QC成果1项、部级QC成果3项、局级QC成果7项,科技进步成果奖50余项,填补了65项国内注水技术、测试技术、测试仪器和测试工具的空白,多项技术在国内同行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也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石油石化系统“百名技术革新能手”、“中原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坚持缘于特殊使命   新形势下他有了新的创新目标

刚参加工作时,朱一斌创新就是想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随着低油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河南油田遇到的困境越来越多,提升产量,降低成本变得难度越来越大。

朱一斌介绍,目前,我国油气安全形势严峻、挑战很大,国内已开发油田整体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的“双高”阶段,天然气主力气田进入稳产末期,油气增储上产稳产难度加大;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能源命脉有被掐住的风险。“作为河南油田的一员,我也感觉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更需要多解决难题,为企业创造效益,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努力。”

朱一斌告诉记者,现在,攻关安全环保的井口测试配套工艺技术、井下射流恒流堵塞和流压、流量测试验封技术集成应用技术等创新工作已经成为他的新目标。“河南油田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完善和应用分注测试配套技术,提高测试调配成功率,大幅降低分注井维护性作业费用,在当前低成本、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战略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依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作为采油测试领域的领头人,朱一斌一直还有个目标,就是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培养出更多高技能的采油测试工。“2005年,河南油田被中石化指定为采油测试高级技师培训基地。我负责并参与了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部分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操作技能项目的培训以及考评鉴定工作。”朱一斌说,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圆满完成了5期中石化采油测试高级技师培训工作。看着一批批员工提升了技能,他乐在心里,笑在脸上。

2018年,以朱一斌的名字命名的“朱一斌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了一批采油测试工创新型技术骨干,组成了采油测试工作创新攻坚团队。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已经为河南油田培养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3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

编辑:谭敏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