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河南|南街村如何融入“双循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卢松通讯员张晓甫
5月27日,从京港澳高速临颍收费站出站,驱车十多分钟就来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的南街村。庄严恢宏的迎宾大门,像一个敞开胸怀的巨人,热情地向世界开放。
作为集体经济的先进村和国家4A旅游景点,慕名前来南街村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感受集体优越,参观红色文化,畅游乡村都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到村里参观的游客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南街村红廉文化园负责人谢丽娟介绍,有来自平顶山、驻马店、南阳等地的旅游团队,也有周边中小学生开展的研学体验活动。
在南街村,不仅旅游人气爆棚,食品加工产业也是红红火火。
北京方便面、火锅乌冬面、鲜拌简餐面……南街村方便面厂展示柜上,一包包诱人图案、口味丰富的方便面,引得游客垂涎不已。“从面粉厂、调味品公司、方便面厂到食品包装胶印厂,围绕方便面产品,我们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村里形成了一个‘内循环’闭环。”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说。
多业围着一业上,一业带动多业兴,南街村的主导产业方便面生产带火了食品包装胶印厂。“我们不仅为村里方便面生产包装袋,还承担千味央厨、三全等不少食品巨头的业务订单。”南街村胶印厂,正忙着检验刚出厂食品包装袋的车间主任张涛说,这些包装袋通过南街村自己的车队,沿着京港澳高速,运往省内外食品加工企业的车间。
如果说高速公路方便了南街村融入国内循环,那么创新升级则让南街村的产品走出国门,融入国际大循环。
针对外国人的口味,南街村不断创新生产工艺,调整原料来源,使乌冬面成了不少欧洲国家的餐桌“宠儿”。“我们新订购的乌冬面专用面粉,澳麦的含量达40%,外国消费者普遍反映口感很好。”南街村集团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卫民介绍,在因国外疫情而导致海运费同比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南街村的对外贸易逆势上涨,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0%左右,“仅英国餐饮行业最大供货商AAF公司这一个客户,今年就能给南街村新增1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农业集体耕种、工业集体经营、工作集体安排、生活集体分配、村庄集体管理、村民集体教育、学习集体组织、困难集体解决、风险集体承担、发展集体领导。”凭着“十个集体”的发展模式,南街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明星村,目前已建设方便面厂、食品饮料公司、豆腐厂、工艺品公司等26家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23亿元。
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南街村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进入“十四五”时期,南街村的“班长”王宏斌正谋划着更大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内的‘南街村食品工业园’,使村集体企业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持续提高村民生活物资的供给数量和质量,让群众依靠集体经济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王宏斌说。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