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百年伟业 出彩中原】洛阳篇丨洛龙区 添彩副中心 助力都市圈

2021-06-15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王雪娜 通讯员 苟华云

  6月15日出版的《河南日报》

  走进洛龙,一条条生态廊道纵横交错,一个个城市游园星罗棋布,一条条碧水傍城环绕,一座座城市书房各具特色、书香四溢;城市有机更新,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群众脸上写满幸福;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内,集聚着千余家企业、数万名年轻人,催生新业态、新经济,助力洛阳都市圈“数字经济”蓬勃兴起……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洛龙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洛阳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苦干实干、奋勇争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政治风清气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发展日新月异,为添彩副中心、助力都市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作出了洛龙担当贡献。

  发展迈出新步伐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2016年之前,洛龙区产业结构比重为4.2∶34.1∶61.7,属于典型的城郊型新型城市区。

  “十三五”以来,洛龙区围绕洛阳市委对该区新的赋能定位,聚力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汇聚磅礴发展动能。指导和扶持企业实施转型和升级“三大改造”重点项目117个;全力加快大数据、跨境电商、特色商业街、楼宇经济发展。目前,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为0.3∶17.9∶81.8。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快”、趋势“好”、质量“优”、后劲“足”。

  俯瞰洛龙生机勃发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52亿元,是2015年的1.7倍。2018年年初,洛龙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00家、全省8家、全市唯一一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后,该区先后探索实施一系列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改革,深受广大市民、企业和创业者赞誉的同时,催生各类市场主体快速递增,全区拥有市场主体58398户,占全市的10.47%。

  产业转型势头迅猛。签约落地项目126个,总投资超400亿元,累计吸收外资11.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12.53亿元增长到36亿元,增长187%;突出创新驱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1家,创新平台320个,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3.6%、13.5%,现代创新体系考核连续4年洛阳市第一。

  特别是大数据产业势头强劲。洛阳大数据产业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20年被授予以大数据为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入驻企业1237家,其中行业龙头企业16家、百亿级企业2家,从业人员5.2万人,为全国超过120万家企业、超过10亿人提供服务,产业规模突破230亿元。

  提质城市建设 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兴洛湖公园亭台掩映、伊河畔湿地水流潺潺,古城快速路横贯东西“提速”市民出行,“五星楼宇”提升群众幸福感……如今,俯瞰洛龙大地,高楼林立、路网通达、碧水环绕、宜居宜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舒展出一幅优美的幸福新画卷。

  从政坊大同坊游园航拍景色

  作为洛阳市中心城区“三大板块”中的核心板块,“十三五”以来,洛龙区围绕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洛龙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水”“绿”“气”三篇文章,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辖区内洛河、伊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全覆盖,让清水润城、绿荫绕城。如今,投资8亿元建设的伊水游园项目,成为洛龙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定鼎门文化广场

  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919家,完成“双替代”任务4.7万户;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稳步实施全域污水治理,累计铺设污水管网319公里,建成污水处理站(厂)12座,农村污水横流问题全面解决……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洛龙区累计实施城中村改造17个,建成安置小区9个,安置群众1.75万人,城镇化率超过80%;关林路西市场疏解外迁,新关林步行街及希尔顿五星级酒店加快建设,聂泰路实现历史性打通。建设提升太康东路、关圣街等道路42条,打通断头路9条,改造老旧小区55个,整治背街小巷26条,新建小游园43个、城市乐道130公里,新建、改扩建基层卫生室73个,建成“乐养居”25个、城市书房27座,15分钟“就医圈”“健身圈”“阅读圈”基本建成,城区承载力、吸引力不断增强。

  强化党建引领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圆桌议事会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洛龙区古城街道英才社区会议室里,居民周孟臣感慨道。去年11月,几位社区居民因生活管理问题与物业产生矛盾,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召集双方进行多方联席会,社区党组织成员现场化解误会矛盾,居民、物业共商最优管理方式。

  解决矛盾的“圆桌议事会”是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创新方式。近年来,洛龙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紧盯小区治理中的“城市病”,通过推动“党支部与业委会深度融合”建设“红色业委会”等方式,筑牢城市治理的“主阵地”。

  古城机械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赢得越来越多外贸订单

  今年以来,洛龙区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目前,该区已打造党建示范点36个、五星支部104个,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压实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反“四风”、树新风,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廉的氛围、实的氛围、干的氛围更加浓厚。

  迈入新时代,洛龙区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聚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把强党建、重实干贯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实施“河洛党建计划”,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科学谋划落实基层党建十件实事,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推动高质量党建、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狠抓项目建设和场域载体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目前入驻企业1237家,为全国超过120万家企业提供服务,产业规模突破230亿元;天久科技不粘锅系列产品一直占据全球最大家居用品零售商——瑞典宜家同类产品70%的份额;10年来阿特斯出口创汇连续4年全市第一,中集凌宇建成国内最大规模专用车静电喷粉涂装线,新洛轴助力“中国天眼”“墨子号”等大国重器,中浩德、725所入围河南企业100强……

  “洛阳造”高端自行房车下线

  一手抓项目建设“牛鼻子”、一手抓场域载体这个“强磁场”。洛龙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做到“项目工作化、工作项目化”,由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跑项目、带头抓项目,带动形成以争取项目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的浓厚氛围。

  今年,洛龙区共谋划重大项目162个,总投资131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5.87亿元。为确保项目建设稳步快速推进,该区建立“任务细化、责任明晰、运转高效、工期倒逼”的机制,多措并举聚力项目建设,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洛阳都市圈建设。

  炎黄科技园内的洛阳云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交通气象环境监测设备

  “十四五”开局,洛龙区明确发展思路,围绕“五个强区、一个家园”奋斗目标,紧盯发展所需,加快构建洛龙高新区、中心商务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区、文化传承区、乡村振兴区、生态保护区和特色楼宇“六区引领、双百支撑”的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强基提链、融合赋能、绿色制造、头雁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谋划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和高端平台,打造全要素、全产业、全区域的协同发展“强磁场”。

  回望来时路,坚定前行路。洛龙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洛龙区将强化政治统领、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担当意识、强化作风锤炼,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以洛阳都市圈建设为主战场,聚焦“五个强区、一个家园”奋斗目标,深化提升“12679”工作思路,持续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编辑:张馨予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