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小暑到来,伏天即将开始

2021-07-08顶端新闻·大河报

风动荷生香,心静自然凉。

小暑节气的夕阳和晚霞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刘瑞朝文记者白周峰摄影

  周三小暑。天是越来越热了,杜甫说“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热得人晕头转向。小暑到来,意味着三伏天的开始吗?三伏天都有哪些天气特征?为什么三伏天是我省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天气很热,问题很多。今年的三伏天为啥还是超长的四十天?三伏天里为何降雨增多、凉意却没有同时增多?大刘看天,今天说热。

  天气

  我省中南部强降雨还将持续

  周四,信阳、驻马店两地区和南阳地区东部有阵雨、雷阵雨,下午到夜里,鹤壁地区和安阳、新乡两地区西部有阵雨、雷阵雨并伴有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周五,我省南部阴天有小到中雨,局部大到暴雨。

  郑州市,周四,多云间晴天,有分散性阵雨、雷 阵雨,气 温25℃-37℃;周五,晴天到多云,有分散性阵雨、雷 阵雨,气 温26℃-38℃;周六,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雷阵雨,气温27℃-36℃。

  分析

  周三小暑节气到、周日我省入伏两者不能简单画等号

  大刘随机采访了数位市民。陈先生说,小暑到来,不就等于进入了三伏天吗?他从很早就是这么理解的。市民刘女士说,虽然她分不清小暑到来是否等于三伏天开启,但三伏天肯定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二十四节气是不同的。“夏至三庚数头伏”,它是利用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来计算入伏时间的,换句话说,是用天干地支相配来记载日期顺序的。

  按照惯例,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时间。今年夏至节气是在6月21日,在天干地支计日体系里是庚子日,这是第一个庚日;7月1日,天干地日计日体系里是庚戌日,是第二个庚日;7月11日,也就是本周日,是庚申日,则是第三个庚日。

  这就意味着,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1日。初伏和末伏的时间都是10天,但中伏的时间不定,要取决于立秋节气的时间。因为末伏的时间是以立秋节气推算的,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的开始。

  而今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10日,在天干地支计日体系里是庚寅日。这也就意味着,末伏从8月10日开始,而中伏是在7月21日开启的。因此,今年的中伏依然有20天之久,今年的三伏天依然是“超长待机”的40天。

  特点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力小为啥三伏是一年最热时段?

  三伏天是我省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吗?三伏天的天气特征都有哪些?大刘了解到,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得很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但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不断累积,致使一天比一天热。但地面累积热量达到最高峰时,天气也就到了一年中的最热时段。

  郑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阮祥解读说,三伏天的一个典型特征,便是高湿高热。这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带的北抬,我省处于它的控制范围之内。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最明显特征便是高温。再加上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水汽条件充足,高温天里就会出现短时强对流天气。

  下雨多了,天不就凉快了?阮祥分析说,降雨多了,也就意味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加大。而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所以大家就会感到闷热难耐。之前大刘曾打过一个比方,湿热或者说闷热的感觉,就像是桑拿房里添了一盆水,那种感觉,想必不少人都经历过。

  需要注意的是,三伏天里,昼夜温差并不大。初夏时候,基本只热白天,早晚是清凉的,但三伏天里,往往到了晚上,体感温度仍然比较高,依然是闷热难耐。所以,大家都宁愿待在空调屋里,从早吹到晚,这个时候,大家要防范空调病出现。三伏天里大家尤其要注意保持体内水分,多给身体补水。

  三伏天,台风也将频繁登录我国东南沿海。而深入内陆的台风,便可能给我省带来较为明显的降水过程。台风带来的降雨,往往是降温去暑的凉雨,不过这种雨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编辑:张馨予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