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2022年1月“中国好人榜”河南省推荐候选人公示

2021-12-28大河网

  按照中国文明网通知要求,经各地各有关部门评议推荐,各级文明办审查核实,并经河南省文明办研究,确定周香花等8人为2022年1月“中国好人榜”河南省推荐候选人。

  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现将有关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如有异议,可通过信件、邮件、电话等方式于2021年12月31日之前向河南省文明办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请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使用真实姓名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1年12月28日—2021年12月31日

  联系电话:0371-65901435(电话/传真)

  电子邮箱:henansbhr@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编:450003

  河南省文明办

  2021年12月28日

2022年1月“中国好人榜”河南省推荐候选人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农村“好媳妇”独自撑起“八口之家”

  周香花,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姚家镇梁家村村民。她既是一个贤惠的媳妇,又是一位善良的母亲,47年如一日,无微不至侍奉年事已高的公婆、卧床的丈夫和两位身残的大伯哥,同时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爱全给了亲人,把汗水和辛劳留给了自己。其先后获得中牟县“好婆婆”“好媳妇”等荣誉,她的家庭也被评为中牟县“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

  商丘好人拼死救轻生少年 万人自发为他送行

  张亚坤,河南省永城市蒋口镇洪楼村村民。2021年3月31日下午3时左右,张亚坤接到朋友电话,称自己的外甥受精神打击,突然给其打电话说要跳河自杀,自杀地点离张亚坤比较近,他正在赶去的路上,让张亚坤帮忙先过去看看情况。等张亚坤驱车赶到朋友的外甥跳河地点时,发现他外甥已经落水,他赶紧拨打110报警,并毅然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救人。谢某在张亚坤、派出所民警和附近居民的帮助下得救了,张亚坤却精疲力竭再也没有上岸。张亚坤牺牲后,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纷纷以各种形式对他进行祭奠。下葬日,社会各界群众1万余人自发前来送行。

  大学教授近40年立足岗位书写报国之志

  杨家卿,河南省温县招贤乡安乐寨人,焦作大学退休教授。1982年,杨家卿大学毕业分配至焦作市教育局工作,此后,他在焦作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焦作大学等多个岗位工作。近40年来,他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23项,出版著作18部。由他具体负责编写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参考材料》一书,印发全省推广,他撰著的《群众路线纵横谈》,被评为河南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理论读物,并高票入选全省农家书屋和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连续再版5次。同时,为了弘扬家风、传承红色文化,他把老家新盖的200多平米的新房,捐赠给村里专设为“杨碾旧居图书馆”。如今,杨碾旧居已是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单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实践基地。

  漯河好夫妇22年抚养两个侄子长大成才

  夫妻二人皆为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沙北街道办事处海河小区居民。韩耀科性格内敛、踏实能干,段惠霞善良温厚、勤俭明理。结婚22年来,夫妇俩照顾爹娘、抚育孩子,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一家人和睦幸福。哥哥意外去世后嫂子远嫁他乡,夫妻同心协力接续抚养两个双胞胎侄子。20多年来,他们对侄子视如己出,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供养他们上学,操持他们的婚姻,为侄子买房,助力两个侄子成家立业。多年来,夫妇两人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累计捐款捐物100多万元。

  太康七旬党员村医烧了3个患者药费欠账本

  李凤昌,河南省太康县高朗乡前庙行政村村医。他祖传一手捏骨、正骨、复位医术。自1975年以来,他通过自己的医术,治愈了上万名群众。多年来,村民来他这里看病,只要不拿药,他从不收一份钱,每次还都记下病人号码,定期开展回访。遇到困难的患者交不了钱,他就先记着账。2020年9月,为了减轻那些记账患者的负担,他一把火烧掉了3个3万多元的患者药费欠账本。2021年9月,他的事迹被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两天浏览量过亿人次。

  乡村教师夫妇扎根大山育人40年

  杜广云,河南省南召县留山镇大沟小学教师;李正杰,南召县留山镇大沟村村民。从1981年到大沟小学任教以来,杜广云扎根深山育人40年,他忠实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1990年,杜广云为了修缮校舍致残,半身瘫痪后,妻子李正杰背着他去学校,这一背就是16年,夫妻二人用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无私的爱心和辛勤的汗水托起一座深山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豫剧传承人守信践行 坚守传统文化传承阵地

  王文洋,河南省新乡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他一生坚守对师尊王素君大师的承诺,数十年扎根基层,为戏剧事业及豫剧王派艺术传承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他自费复排豫剧王派《王金豆借粮》《楼台会》《抬花轿》《必正与妙常》《碧玉簪》等,免于这些流派经典失传;他注重培养年轻观众,在河南省内外数十所高校、中小学开展《轻轻推开那扇门》戏曲公益讲座;他尊重文化名人,先后为豫剧大师杨金玉,阎立品等举办纪念专场,个人出资为大师修葺墓地;他自筹经费近百万元,筹建河南文化小高地——传承社剧场,让戏剧回归城市。一诺千金,王文洋用生命践行着自己对传统艺术传承的诺言。

  退休干部义务抚养养子32年

  孙泮海,河南省长葛市公安局退休干部。1989年3月,河南省长葛县(如今为长葛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破获了一起跨省大案。警方顺藤摸瓜,除了抓获该团伙成员外,还解救了5名男童,并成功将其中4名男童送返回家。但在该案中,一名男童的亲属,警方始终无法找到。时任长葛县公安局交警支队指导员的孙泮海全家都是共产党员,党性很强,所以他决定暂时由自己领养这个孩子,并给孩子取名为孙俭,等待孩子亲生父母找到了再归还,没想到,这一养就是32年。2015年,孙俭与公益组织“宝贝回家”取得联系,并在警方那里做了DNA检测。2021年4月13日,孙俭的DNA比对终于有了结果,找到了自己陕西渭南的亲生父母,2021年4月17日,孙俭终于和亲生父母见面。孙俭的寻亲路,孙泮海一家陪他走了32年。


编辑:张馨予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