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省实验张颖婕:聚焦关键能力考查 强化物理科学思维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 实习生 陈薇)6月8日上午,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结束。今年物理考题侧重哪些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难易度如何?大河网记者特邀河南省实验中学一级教师张颖婕进行点评。
【名师】
张颖婕,河南省实验中学一级教师,曾获河南省教学技术标兵,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
【点评】
2022年高考理综乙卷物理试题结构和题型与去年相同,但选择题有所调整,单选题由5道调整为4道,多选题由3道调整为4道。选择题难度比去年有所增加,实验题和计算题难度比去年略有降低,试题整体难度与去年持平。
试题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
试题加强了对物理学科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体现高考引导教学的作用;试题设置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体现立德树人的高考任务;试题综合性强,具有很好的区分度,体现服务选才的高考功能。
试题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衔接契合,体现课改平稳过渡的特点,对推进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注重考查学科基础,强化物理概念和规律
试题注重对物理学科基础性内容的考查,强化对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能量观念等物理观念的考查。例如第14题考查 “天宫二号”中的宇航员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关系;第33题(1)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基本应用;第34题(1)考查波的干涉的基础知识。
二、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强化知识综合应用
试题中对力、运动、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动量和能量、光的反射等主干知识和核心规律进行了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网络和体系,从而解决新情景中的物理问题。
如第15题对轻绳的中点和小球进行受力和运动分析,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第18题用手机中的磁感应传感器测地磁场,考查了地磁场分布情况、磁感应强度的分解和三维立体坐标等知识的综合应用;第19题一对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是教材中的基本模型,但是两对等量异种电荷的模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第21题考查了力、运动、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第23题对基础性实验的原理、基本实验仪器的读数、电表的改装、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的选择、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实物电路图的连接进行了综合性的考查;第24题考查了感应电动势、安培力的基本公式以及电磁感应中动力学和能量问题的综合应用。
三、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强化物理科学思维
试题注重对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如第17题考查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第18题、19题、20题、21题、22题和第25题等都考查了学生从图像或表格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客观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构建物理模型,进行推理论证,解决物理问题。
实验题依然是一力一电,第 22题力学实验设置雷达测速的问题情景,考查了用纸带法求解速度和加速度问题的迁移能力;第23题是教材基础实验的变形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渗透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学科素养。
第25题考查力、运动、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对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四、设置真实问题情境,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设置真实的问题情景,强调物理知识学以致用,联系科技前沿,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使得机械刷题和题海战术的收益大大降低,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将关注点从解题转移到解决问题。如第14题我国航天员在飞行的“天宫二号”中自由地飘浮;第18题利用手机中的磁感应传感器测地磁场;第21题用于卫星上的带电粒子探测装置;第22题雷达测速等真实的问题情景,体现物理学科与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紧密相连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试题呈现方式新颖,强化物理创新思维
试题的设置和呈现方式更为新颖,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如第16题、17题和25题第(3)题的试题呈现方式和问题的设置,要求学生能够在新情景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等创新能力和素养。
相关推荐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作文】省实验潘聪:主题是热点问题 注意“再”字表达的内涵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作文】郑州中学窦章卫:跨越发展显国力 芳华报国正当时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数学】省实验郭远明、杨亚峰:总体难度增大 鼓励发散思维解题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语文】郑外名师马强:关注科技进步 打牢“双减”之基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语文】郑州中学名师余为:求实创新,亮点频现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语文】省实验王成:守正创新 符合“双减”下为国选才要求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英语】郑州中学名师李炬:融学科素养 考综合能力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政治】郑州中学名师陶林静:注重强基固本 培育核心素养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郑州中学名师武进道:守正创新 重视能力 看准高三如何进行物理备考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英语】郑外丁静:阅读理解词汇依然大 推理判断题比例有所增加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郑州十一中名师穆长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聚焦铸魂育人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英语】省实验王鑫:整套试卷稳中有进 中国元素显自信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历史】郑外万娟娟:历史、热点、中外现实有机结合 厚植爱国情怀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郑外王照辉:整体稳中有变 强调应用与创新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数学】郑外王少华:试卷结构稳定,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化学】省实验高宏亮:试卷体现化学变废为宝的魅力 树立环保理念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