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开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苏美达中科新投共建新材料及其制品研发中心签约仪式
中原食品实验室
漯河启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天壕新能源(郾城)有限公司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广超通讯员张星文/图
今年以来,漯河市郾城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和市委“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两个大提升”决策部署,坚持“1234”工作布局,推动郾城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
做大产业强基固本
郾城区树牢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思维,主动融入全市“1+8+N”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依托叶小平博士团队、方曙光博士团队、中科基金团队,通过龙头带动、链式布局、创新支撑,着力构建符合郾城特色、服务省市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持续做强健康食品产业。紧盯“益生菌+”,充分发挥微康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目前微康一期食品级益生菌产能已达300吨,与双汇、卫龙、小帅才、三剑客、中科花鹿等85家企业合作研发益生菌产品;二期农用益生菌加快建设,漯河微康创新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年底建成,三期1000吨菌粉加紧谋划,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益生菌应用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同时,恒达小帅才、香港华莉园、叮当牛食品等企业发展迅速,想念食品加紧对接,健康食品产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逐年增强。
围绕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持续做大生物医药产业。抢抓省委、市委战略布局新兴产业重大机遇,成功引进泰格医药、恒翼医药、腾瑞医药、和泽医药等一批国内医药领军企业,加快推进泰格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泰格大数据中心正式运营,仿制药开始生产,第一支创新药中试已经完成。同时,积极引进泰格上下游企业、投资企业向郾城转移,支持启福医药、莲花医疗器械、郑澳医疗器械发展壮大,推动埃纳生高端医疗器械签约落地,以创新药、仿制药为支撑,以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关联配套为辅助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围绕安全绿色低碳环保,持续做优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积极对接中科基金,承接中科院最新研发成果,年产50万吨PBAT塑料制品项目正式投产,已与双汇集团、花花牛乳业、大张商超达成合作,同时聚焦机场缠绕膜、农用地膜、预制菜等领域正在洽谈。围绕产业链实施的年产30万吨PBAT原料项目、农用装备设施、智慧农业大棚等8个系列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形成了中科基金团队常驻郾城、链上招商的生动局面。同时,围绕新旺化工上下游精准招商,缔旺二期、医药中间体、普旺新材料金银化合物、缔旺新材料烟碱等项目加快推进,抗氧剂、固化剂、高端环保新材料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创新驱动赋能发展
主动融入全市创新之城建设、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持续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致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步入新阶段。聚焦市委“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目标定位,充分发挥郾城建设主体作用,举全区之力配合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全力做好院士专家团队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服务保障等工作,中原食品实验室成为全省唯一挂牌即运营的省级实验室,着力打造全省食品产业的“火车头”、食品科研领域的“最强大脑”。同时,谋划建设中原食品科创园、中原食品科技转化基地、中原食品科创小镇三大片区,加快形成“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格局。
创新平台培育取得新突破。对标“十新”要求,谋划中原食品科创园、“益生菌+”、泰格生物医药、中科高科4个创新型示范园区,建立7个创新联盟、12个重点企业实验室。“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成为全省首批命名的8家中试基地之一,累计建设中试生产线16条,294个中试服务产品走向市场,直接增加企业销售收入113.5亿元。
创新研发投入迈上新台阶。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区长科技创新奖”评选奖励办法》等惠企政策,发放企业创新激励资金315万元,全面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全区7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项目覆盖率91.7%,确立企业研发项目296个、研发投资预算额达7.2亿元,研发项目数和投资额创历年最高。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
项目引领动能续航
坚决践行“项目为王”,全力以赴夯基础、固优势、增后劲、添动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突出项目为王、谋划为先、招商为要、落地为大,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深入推进了一批重大改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坚持以“三个一批”添增量。坚持项目谋划常态化,按照“五个围绕、十个依托”要求,动态调整完善“十四五”项目库项目577个,总投资4472亿元,其中产业项目370个,总投资2867亿元。尤其是聚焦市委“三个百亿”战略部署,谋划实施百亿元项目2个、50亿元项目3个、超5亿元项目20个。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新入库专项债券项目51个、总投资166亿元,争取政策性资金项目67个、总投资75亿元。创新实施轻资产项目“拎包入住”、重资产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实行“承诺制+标准地”联动改革,全年新开工项目26个,新投产项目20个,26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计划投资。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五比五看”活动,先后招引中科启程生物可降解产业园、九昇生物益生菌等重大项目33个,预计全年利用省外资金47.8亿元、外资0.7亿美元。
坚持以“万人助万企”扩存量。实行破解问题、引导发展、优化服务“三位一体”推进,建立解决问题闭环办理机制,叮当牛食品、体宝饮品等企业厂区年年雨水倒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新旺化工、创联油脂等企业拿到了等待10多年的不动产证。精准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促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累计减免退缓税额超6.75亿元,其中办理留抵退税5.64亿元,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狠抓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预计年底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天壕新能源成功上市,成为郾城第一家上市企业。
坚持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激活力。充分发挥服务企业“店小二”精神,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企业,广泛宣传国家稳经济惠企政策,贯彻好60条稳经济接续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精准直达。指导全区重点项目在常态化疫情形势下发展生产。专门建立“重点项目调度群”,企业反馈问题随时解决,保证项目服务工作的及时高效。手续办理方面,按照规定压缩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在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一站式业务指导办事窗口,让企业少跑腿、少麻烦。
编辑:张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