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赏荷花、看大型实景演出、观非遗展览……第二届周口荷花节启动

2023-07-12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同往年相比,今年的荷花节内容更为丰富 齐小勇/摄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任明志 实习生 彭松意 通讯员 韩功勋

  天下荷花看周口,华夏文脉始羲皇。

  7月9日,随着歌舞队音乐响起,第二届周口荷花节在伏羲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和游客汇聚一堂,共赏荷花之艳,畅享荷花之乐。近年来,周口淮阳充分利用荷花自然优势和太昊伏羲文化人文优势,积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到了大美周口、厚重淮阳的文化底蕴。

  以“荷”为媒 万亩龙湖喜迎四方宾朋

  早在2007年7月,首届“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活动月”正式启动。2022年升格为第一届周口荷花节,被列入省级节庆活动目录。本届荷花节持续至8月9日。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这段优美的文字,出自著名的先秦文学鸿篇《诗经·陈风》。其描述的场景发生地,就位于今天周口市淮阳区古城的龙湖水畔。这意味着,早在大约3000年前,龙湖荷花已成为当时的风情胜景。

  如今龙湖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面积达11平方公里,俗称万亩龙湖,也是我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由于东湖区域里的白莲花是商周时代留下的优良种群,从而被称为“神州第一荷”。“听说淮阳的荷花开了,今天带着家人一起来坐船游湖赏荷,在满是荷花的水面上,感觉整个人都清凉了许多。”来自周口市郸城县的张女士开心地说。

  为提升节会品质,2022年,淮阳区投入约160万元引进新型荷花“缤纷”“爱农”“月光倾城”等10余个品种,在城区5条河道、游园公园、道路节点进行布置,种植面积达8700平方米,盆栽荷花2万余盆,实现了“出门有荷迎、荷香溢满城”的景观布局。

  以“节”会友 特色活动接踵而至

  “与荷共舞”水上演出、龙湖仲夏夜、赏荷消夏音乐美食季、周口“淮阳‘泥’好”非遗展、大型实景文旅演艺《太昊伏羲》……同往年相比,2023年的周口荷花节内容更为丰富,将举行多达19场文化活动。

  在众多文化活动中,大型实景文旅演艺《太昊伏羲》,是本届荷花节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也是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硕果。全剧以淮阳太昊伏羲陵《伏羲圣迹图》为创作题材,结合龙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给游客带来震撼、唯美、奇妙的文化视听盛宴。

  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表示:“今年是荷花节升格的第二年,举办第二届周口荷花节暨文化旅游消费季,是淮阳区立足周口荷花自然优势和太昊伏羲文化人文优势,践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具体行动,是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擦亮‘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名片的有力之举,我们将立足去年打下的基础,办出新亮点,实现新提升,增添新光彩。”

  以“旅”促业 提振文旅消费快速发展

  8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建都,名为宛丘;5000年前,炎帝神农氏定都于此,易名为陈;汉高祖七年置淮阳郡,淮阳至此得名。

  在“文旅+消费”方面,淮阳区依托太昊陵、平粮台城址、弦歌台等国保单位和“七台八景”、时庄遗址等景点,推出了中华文明探源研学游线路。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第一届周口荷花节期间,7月23日当天接待游客1.2万人次,船票收入331865元,创历史单日收入新高,充分彰显了淮阳文旅市场的消费活力。

  “我们围绕打造‘中华朝祖圣地’‘中国休闲福地’‘国学文化源地’三张名片的发展思路,坚持文旅突破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把淮阳建设成河南一流、中原出彩、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淮阳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编辑:陈静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