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破天门阵》、赏《红梅记》 传统豫剧“正青春”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一出是巾帼英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家国情怀,一出是向死而生的爱情悲歌……连日来,第五届豫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正在河南多地连番上演,为全国戏迷献上精彩的豫剧盛宴。11月6日,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参演的两场大戏《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和《红梅记》惊艳四座,展现了青年团在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秀成果。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
献“破阵图”大破天门阵 豫剧大戏演绎忠君爱国故事
“看这种戏太过瘾了,平均2分多钟就能给我们一个兴奋点,戏太好了,完全沉醉了。”11月6日晚,一位观众在看完《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后激动地说。
鬼魂阵一举而破,巾帼英雄显神威。杨家将忠君爱国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以豫剧的形式演绎巾帼英雄穆桂英的传统戏也有不少。
豫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倾力打造,根据经典剧目《穆桂英下山》改编而成,讲述了巾帼英雄穆桂英与丈夫杨宗保穆柯寨相识、争雁比武、喜结良缘、献“破阵图”大破天门阵的故事。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是首次整剧参加这样的大型展演活动。作为主演,我心情非常激动。穆桂英这一角色英武干练,又俏皮可爱,既有巾帼的豪放,又有闺阁的娇媚。每一个眼神、形体都是人物内在情感的驱使下进行表演的,需要深入领会人物的独特个性和内在情感。”青年团优秀演员杜永真在接受采访时说,剧中精彩的武打表演在导演白雪峰的精心编排下也是戏中有武、武中有戏。每次演出都有新的收获和体会,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通过无数次的打磨、加工提高,使剧目能够常演常新。
传统豫剧展现青春魅力 专家为青年团点赞
河南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谭静波看完后深切感受到了青年团朝气蓬勃,英俊洒脱的氛围。
“招亲一场花枪传情,活泼俊俏,细腻委婉,情趣盎然。斩子一场,杨延景欲斩杨宗保,佘太君、八贤王说情,三人的对手戏,既冲突激烈,又激情火爆,引人入胜!整体场面布阵,群场戏洒得开,收得拢,穿得花,导演匠心独具。尤其是武打戏十分精彩,阵仗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技巧高超,打出了大破天门阵的惊险和繁难,气势和威风。穆桂英几个‘大枪花’耍得漂亮,几处搏杀中的亮相、翻身身段,杀出了威风,杀出了神采。”谭静波为青年团点赞!
该剧由魏强、白雪峰编剧,白雪峰、关效宇导演,张广涛、陈建国作曲,陈婷婷担任副导演。国家二级演员杜永真领衔主演,优秀青年演员苏印永、郭晓鹏、李焕娜、王二震等联袂演出。
耳熟能详的故事、精彩纷呈的武打表演让人目不暇接。青年团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风貌、出色的艺术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高质量的艺术享受,让观众感受到传统豫剧的青春魅力,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
90后演员担纲主角 《红梅记》演绎向死而生的爱情悲歌
红梅化作女儿梦,生死悲歌未了情。回首当初芳心动,只缘西湖初相逢。
“这出戏是文戏武唱,对于青年演员来说,把青衣、水袖、圆场、翻身等唱念做打要一一展示出来,我压力很大……”新编传统豫剧《红梅记》演出结束后,现场气氛浓烈,掌声连连,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演员王玉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该剧根据明代周朝俊著的《红梅阁》改编,由编剧魏强,导演白雪峰,作曲汤其河、陈建国,配器指挥李宏权、汤沐,舞美设计陈彦博,灯光设计高洋共同创作而成。
博采众长,豫剧《红梅记》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演出形式上既继承了传统题材的精髓,又充满新意。巧妙的编排和精彩的表演相辅相成,谱写了一曲敢于抗争、顽强不屈的伟大女性的赞歌,再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人鬼情未了”。
主演王玉凤领衔主演扮相俊美娇俏、清丽脱俗,唱腔婉转妩媚、圆润细腻,其中长水袖、鬼步、叼扇、喷火等高难度技艺一次次将演出推向高潮,博得满堂彩。杨军峰、王顺、史冀威等表演出色,可圈可点,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出哀婉凄美、情深义重的精彩好戏。
“这部戏有更强烈的表演空间,除了要唱,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我压力特别大。”王玉凤告诉记者,演出最大的困难就是体力,很吃功。为了训练体力和气力,她平时一个小时圆场做到边唱边练。
用各种程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艺术形象。面对“重生门”和“鬼门关”的抉择时,王玉凤用水袖的抛、抖、打、旋、甩等技巧展现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也表达了她为爱情而舍弃重生的决心。
当李慧娘的魂灵还阳时,她通过扇子的挥、转、夹、合等技巧将追兵一一击倒,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勇敢坚贞的女性形象。
观众叫好又叫座 最大化呈现豫剧的醇美韵味
付出就有回报,除了河南观众,不少河北、安徽的戏迷专程坐高铁来看戏。
在剧中,王玉凤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逻辑,善于运用不同的唱腔来表现李慧娘丰富的情感变化。
今年以来,王玉凤一直在演出,以演代练:“老百姓很喜欢这个戏,因为有判官,喷火,地府喊冤等,可看性强。而且这出戏表演形式文戏武唱,唱词念白富有诗意,音乐伴奏哀婉凄美,很受欢迎,不少戏迷学了‘夜色如水月如钩’选段后发给我,特别开心。”
艺无止境,王玉凤说下一步要努力琢磨每个字,每个韵,力争精益求精。
据该剧导演白雪峰表示,这个版本是结合了青年团演员的表演特点,以豫剧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段为依托,在剧本创作上借鉴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在情节设计上更注重贴近当代青年的接受方式,在唱腔设计上侧重于以腔传情、以情动人,使人物性格更细腻,人物形象更丰满,最大化呈现了豫剧的大气磅礴、韵味醇美的艺术魅力。
一个团参演两部戏 青年团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双管齐下”
据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关效宇介绍,对参加此次豫剧艺术节,全团上下高度重视,根据剧场的情况,提前几天进行反复排演,精益求精,力求把最佳的舞台效果呈现给观众。
据了解,本次第五届豫剧艺术节展演活动,只有青年团有两部优秀剧目参加。这两台剧目也是青年团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成果体现,展现了青年团青春靓丽的精神风貌,促进豫剧艺术的交流和传播。
“今后,青年团会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多出精品剧目,把像杜永真、王玉凤、杨军峰等这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推出去,给她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与机会,更好地回馈广大观众对青年团的厚爱。”关效宇说。
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