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美育贯穿全学科教育,“定制”美育课程体系,看看这所学校是怎么做的
“龙行龘龘迎新年”美术作品创意展 学校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家有考生报道组 高嵩 通讯员 张珂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为更好地开展美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近年来,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做出了不少努力。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定制”美育课程体系
想要做好美育工作,就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造“定制”课程体系。
在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美育不仅仅由单纯的艺术教育、专门的艺术教师来承担,其他学科教师也自觉承担起美育的任务,全力融合各个学科形成“课程美育”:
美术课、书法课着力“趣美”,指导学生习得技能,形成高雅情趣;体育课着力“健美”,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数学课和科学课着力“美思”,提升学生开放求异的思维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着力“美德”,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语文课和英语课着力“美言”,引导学生热爱阅读,谈吐文雅;信息课和综合实践课着力“创美”,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创新。
如果说美育课堂为学生播撒了美的“种子”,那么学校社团则是帮着这颗“种子”茁壮成长。
学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兴趣社团,多彩的社团活动拓展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宽度,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美的第二课堂:华服、编程、小主持人、古琴、书法、绘画、街舞等多个社团百花齐放,让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发展点,童心在梦想中飞翔。
此外,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坚持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谷雨节气之时,探秘植物拓染”“大学路第四小学‘希望的田野’丰收啦”“典籍里的中国”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既可以从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美学中培养生活的技能,又可以潜移默化地涵育美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正是以美的“本真”来点燃学生心中美的“因子”,让生命灵动起来。
各项赛事绽放美育硕果引领师生美好发展
经过不断提炼,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明晰了“课程美育”和“美育课程”的育人主张,也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实现“五育并举”,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为将美育工作做深做实,该校还成立由校长、分管部门和艺术老师等组成的美育领导小组,健全学校美育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为学校美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注入了更多动力。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以课堂为基础,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全方位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整合现有资源,将新时代美育贯通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所有场域,力求营造充满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整体性大美育系统。
持续推进优质美育活动,将更多美育措施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将校园内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场所变成美育阵地,以美促教、以美培元、以美提质,助力学生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提高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美育课程”已结出硕果:在郑州黄河儿童暨快乐家庭手球节比赛中,大学路第四小学斩获青少年U10混合组冠军、U12女子组亚军、U12男子组季军、U8混合组二等奖;在郑州市体育局主办的“2023年郑州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滑翔机三人接力赛中”,学校3位同学获团体金牌等。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