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来国博 赏奇石

2025-05-22人民日报海外版

展厅一角。

林子昂摄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戈壁石《亟待》。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本报记者 邹雅婷

  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石韵天成——中国观赏石艺术展”近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荟萃160余方观赏石,分为“形生雅韵”“趣览万物”“意会春秋”“境观江山”4个单元,将观赏石“形、质、色、纹、韵”鉴赏五要素融为一体,展现自然造化与人文艺术交融的胜景。

  中国观赏石艺术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石头的喜爱与鉴藏,赋予了中国观赏石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赏石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融入了时代风尚,焕发出蓬勃活力。

  此次展览汇聚了中国观赏石界的主流赏石类型,涵盖岩石类、矿物晶体类、生物化石类、陨石类等。展品来自全国各地,材质丰富、千姿百态,让观众在了解地质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展厅里,混鱼龙化石、巨鬣狗化石、义马银杏化石等古老的化石,讲述着地球生命的悠久历史。五光十色的矿物晶石,让人领略中华大地物华天宝、资源宏富。一簇硕大的粉红色菱锰矿石好似绚丽绽放的鲜花,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展品2009年发现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是中国著名的菱锰矿标本之一,被称为“中国皇后”。

  中国是较早有陨石记载的国家之一。《竹书纪年》记载了夏禹时期“夏六月,雨金于夏邑”。此次展出的几块陨石十分珍贵。其中一块石铁陨石,属于国际知名的“阜康陨石”,2000年陨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戈壁滩上,其截面光彩夺目。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各种奇石。产自四川的金沙江石“熊猫”,来自广西的肉石“脆皮肉”,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戈壁石“东坡肘子”,令观众啧啧称奇。

  形态、花纹独特的石头,经过鉴赏者富有想象力的演绎,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块泰山石定格了“帝王封禅”的历史场景,戈壁石表现了“米芾拜石”的动人故事。

  展览设计在灯光、布景等方面颇具巧思,多维度呈现观赏石的美学意蕴,凸显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

编辑:张龙(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