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若月亮没来》线上爆火引关注,来听听这位90后河南籍作曲人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在创作的时候 我会想到家乡的小县城”

2024-06-06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作曲人李哲

网易云音乐中网友的评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晓妍 实习生 丁博洋/文 受访者供图

  近日,杨宗纬、宝石Gem与王宇宙Leto在一档音乐综艺上演唱《若月亮没来》后,此歌热度被推至高峰。之前,《若月亮没来》已在短视频、音乐平台霸榜热搜。面对爆火,来自鹤壁淇县的90后作曲人李哲总觉得“幸运”占比较多,“灵感来源于家乡小县城,初衷也是希望听众能在歌里找到归属感”。

  歌曲灵感来源于家乡小县城

  1998年,李哲生于鹤壁淇县。15岁时,他攒了800元买下第一把吉他,音乐之梦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2016年,李哲带着音乐梦去往北京。什刹海的酒吧内,总能看到他抱着吉他唱歌的身影。2021年,李哲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毕业,此时正值演出行业的寒冬,总在台前活跃的李哲,不得不思考转型。

  2020年前后,短视频平台乘风而上,无论是翻唱还是自创,音乐人都有了更多的方式展示自己。

  今年1月,李哲作曲的《若月亮没来》发布后,在各大音乐平台刷屏,成为热门音乐榜首。他坦言“万万没想到”,觉得爆火有“幸运”加持。“《若月亮没来》是2023年4月份左右完成的,在创作的时候,我会想到家乡的小县城。”李哲说。

  尝试把豫剧元素融入流行歌曲

  一年内李哲作曲近300首,对他来说,灵感没有枯竭的时候,“有时一段好听的旋律突然就跑进脑子里,像突然接收了信号”。

  出色的音乐天赋以及过往的经历,让李哲的创作能力得到业内认可。他作曲的《木兰诗》之前就登上了央视舞台。

  谈及创作,李哲尝试过将豫剧元素融入歌曲。“我喜欢布鲁斯,连弹带唱非常即兴,我观察到我们河南梆子也是连弹带唱,这些艺术都是相近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李哲说。

  当下,李哲希望能创作出把豫剧元素融入流行歌曲的作品,“但如何融入,怎样能被大众接受,让大家觉得好听,同时能为传播豫剧出一份力,这都是需要考量的”。

  近年来,带有河南元素的音乐作品频频出圈,李哲乐见这种现象,他说:“河南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中国的古乐器也有着最独特的音色,这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若月亮没来》让听众有归属感

  5月末的一档音乐节目上,杨宗纬、宝石Gem与王宇宙Leto演唱了《若月亮没来》。

  节目播出后,李哲说:“杨宗纬老师的表演非常贴合这首歌想表达的感情,宝石Gem的说唱也为这首歌注入了很大的力量。”

  在李哲看来,《若月亮没来》被大众喜爱也有迹可循,“它本身是一首流行歌,歌曲分为三部分,主歌和说唱的部分很有叙述感,每个人都能在歌里找到自己的故事。而副歌让听众有归属感、代入感,是比较有温度的”。

  创作之初,李哲就把曲子定调为“家”,“中国风会让中国人想起‘家’,歌曲中段缓和的节奏以及五声音阶的转换,会在一瞬间抓住听众的耳朵,它不聒噪,很细腻”。对于幕后创作者来说,歌曲能被大众喜爱,传唱度高,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如今,《若月亮没来》已被各省市文旅账号用作背景音乐。有网友留言:在外的游子听到后会想起熟悉的小城,这首歌像是在心上缝缝补补,告诉你月亮在那里,故乡也在。

编辑:路娇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