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一个村庄竟开有6家金店!为何5000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这里?

2024-06-06河南日报农村版

  一个平原村庄竟然开有6家金店,3900多口人的村子外来务工的却有5000多人!武陟县三阳乡小麻村就是这样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村庄。

  记者一走进小麻村,便感受到这个村庄的“殷实”。街道宽阔整洁,街边种满各种花木;院落气派漂亮,富有民族特色。路上,拉货的卡车不时驶过;路边,金店里顾客进进出出……

  这是一个回族聚居村,改革开放初期就搞皮革加工,现在村里有70多家皮革加工企业,一天要用掉几万张牛皮。近几年,村里的金店借助网络直播,声名远播,大有越开越多、越开越大之势。周边村庄的干部群众说起小麻村,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点赞夸奖的,都说这些年小麻村变化大,村子美、民风好。

  然而,谁能想到,小麻村十几年前还是以“乱”闻名。如何在奋进中实现蝶变?今年4月以来,记者数次前往小麻村,一探究竟。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三阳乡小麻村街景 王琳锋 摄

破冰破局 从己做起

  马长明,小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4月10日上午,在村委会,这位瘦而精干的村干部告诉记者,之前因为乱,周边村和小麻村不愿有太多交往。变化始于2012年,新的村“两委”班子走马上任,一条路的整修让村民振奋起来。

  当时,村干部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商业2街坑洼不平、污水横流,群众修路愿望强烈。

  村“两委”认识到,要改变小麻村的现状,就要从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做起,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有自豪感、荣誉感,自觉地去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做融合发展的宣传员和实践者。

  武陟县委统战部非常支持小麻村的工作,多次到村里调研,为了解决道路泥泞问题,争取23万元国家民族发展资金用于村里道路改造,村民商量着又筹资21万元。路很快修好了,还装上了路灯,这一下轰动了全村。之后,每条街的村民都来找村干部,要求修路。于是,村“两委”发动群众力量,大家先行自愿筹资,资金缺口由村“两委”兜底想办法,一条路一条路修下来,这些年修了14公里长的街道。其间,村干部垫资筹款,吃了不少亏,作了不少难。

  皮革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废水,环保不过关,所有的皮革厂都得关门,这关系着小麻村几千口人的饭碗问题,也关系着5000多名务工人员的生计问题。村里干部群众向上级部门表达了实现环保达标的坚强决心。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经充分调研、论证,由县有关部门具体协调,大力支持小麻村建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多年努力,小麻村所有的污水都实现了集中收纳处理。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村子筹资3000余万元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引导皮革加工企业顺势而为、转型升级。

  修路、治污,党和政府没少帮助支持,村干部没少操心作难,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说,党和政府关心咱,村干部真心为村子好,咱都得从自己做起,让小麻村的好名声叫响喽!

  去年甘肃地震,村民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捐款30万元。村里学校的空调也是村民捐献的,至今村干部还不清楚是谁做了好事不留名。修路治污期间,村里各家各户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啥事大家商量着就办好了。

  村子变美了,村民也更乐意邀请外村的朋友来做客,出去谈生意的村民说起家乡也是自豪感满满。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三阳乡小麻村街景 王琳锋 摄


教育引领 春风化雨

  记者在小麻村采访时,问到村庄为什么转变这么大,很多人都会提到建校办教育的事儿。

  过去,有些村民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认为早日挣钱更重要。少数早早辍学的年轻人无事可做,也容易走上歪道,随之可能带来社会治安等问题,进而影响村里形象。

  2013年,武陟县委、县政府将办好教育作为提升村民文化素质、文明素养的重要抓手,经过研究,决定拨款100万元改建小麻村学校,并开办初中。

  小麻村学校校长吴启政当时来的时候有些犹豫,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平对他说:“不能再让村民吃没文化的亏,你只管大胆教,其他的交给我们!”

  经村“两委”研究讨论,很快做出承诺:村学校每有一名学生考上武陟一中,就奖励所在班级1万元。经过三年努力,小麻村学校第一届初中毕业生21人参加中招,有7人考上武陟一中。吴启政代表学校风风光光地拿到了7万元现金奖励。村“两委”当即又决定,对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奖励。近年来,小麻村学校被武陟一中录取30多人,全村考上大学的有70多人,累计发放助学金35.8万元。

  曾经,一名老师和学生发生了口角,村“两委”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在村里强调,要尊重老师,村干部还专门带着家长和学生去给老师赔礼道歉。

  小麻村学校的老师早已融入了村里的生活,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人。村“两委”逢年过节都会给老师送牛羊肉;老师如果在路边等车,村民看到后都会主动免费送一程……

  “学生受教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家长,小手牵大手,是教育的力量,启迪智慧,开悟心灵,给了小麻村一个全新的开始。”武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吕学梅说。

  春风化雨,滋润心田。从课堂上、从书本中,孩子们学习知识、掌握本领。他们的言行又影响着家长、亲朋。大家依法依规办事,待人接物文明礼貌,对外来的商户,更是以诚相待。

  李忠,1989年出生,出国留过学,2021年村“两委”换届,李忠当选村党支部委员。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一茬茬孩子成长起来,法治观念强了,眼界也开阔了,懂政策明事理,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着更多的家庭。就拿进原皮来说,老一辈基本都是局限在国内,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放眼世界,原皮很多都是从孟加拉国、越南等地进的,价格实惠,货源更有保障。这些年轻人明白,团结奋进能改变形象,也能带来财富,能让日子过得更好。”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三阳乡小麻村学校 王琳锋 摄

风清气正 心齐事成

  在小麻村,追求进步、共谋发展的声音,无处不在。

  为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村“两委”充分征求全体村民的意见建议,制定村规民约:凡来村经商者,不得欺生,要买卖公平,诚信待人,更不得欺行霸市;凡打架斗殴、无事生非者,坚决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绝不遮掩袒护……

  小麻村外来务工人员常年在5000多人。

  来自沁阳市的史胜中在伊兰实业工作,是个技术工,一个月有7000多元的收入,他的两个儿子也在伊兰实业务工。史胜中说,吃住在村里,生活很方便,村民和大家相处得都很融洽。

  张永庆的公司叫武陟县恒泰皮业有限公司,他的公司里本村的工人有一二十个,外地工人有十几个。张永庆说,工人们不分彼此,一个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

  过去,除了经济活动,外村来小麻村的人不多。熟悉文体工作的三阳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闪闯闯包村后,了解到村里喜欢打篮球的人经常组队打比赛,便有了组织友谊赛,增进各村交流的想法。在县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篮球友谊赛成功举办。十里八村的人都赶来小麻村看打球,小麻村的村民也是热情欢迎。在颁奖仪式上,李忠代表村“两委”、代表村民真诚地邀请周边村庄的朋友常来小麻村看看。

  随着各种往来的增多,小麻村的外部形象悄然变化。小油村是个只有300多人的小村,村党支部书记叫孙小永。他说,他们村的人吃早点、买东西都来小麻村,在这里上班的也不少。村里有人结婚,还来小麻村举办宴席。小麻村装路灯,捎带着给小油村的也装了,现在的小麻村和十几年前比,真是里里外外大变样了。小麻村已连续两年成功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三零村”……

  近些年,在小麻村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来此做生意的多了,而且往往一来就长久落脚不走了。一是因为村民富裕,流动人口多,生意好做;二是因为民风淳朴,村民诚实守信。

  南方老二珠宝店的老板叫施连炮,来自福建。他在武陟县城也开有分店,但平时还是喜欢住在村里。他说,村里人都很勤奋,看不到闲人,他和村里的兄弟早已成了朋友。有时进货资金紧张,村里的朋友二话不说就把钱拿出来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加上施连炮的金店,这个平原村庄里竟有6家金店,其规模档次一点不比大城市的差。5月27日,马长明对记者说,今年“五一”期间,小麻村的金店依然火爆。村里准备再开10家金店,再搞一些包括儿童乐园在内的配套设施,打造黄金饰品特色村,让外地来购买金银饰品的顾客边购边吃边玩。

  夯实产业之基、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小麻村的乡村振兴成色越来越足,在和美乡村的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越来越自信!(本报记者 王东亮 冯佳志)

编辑:谭敏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