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这场活动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千层套路”

2024-06-15大河网

大河网讯 “非法集资经常被不法分子虚假包装成所谓的高回报、高收益‘投资项目’。”“画饼、造势、吸金、跑路,这是非法集资‘四部曲’,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6月15日上午,“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2024年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在郑州市金水区文博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

据悉,为积极做好河南省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此次集中宣传日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中共郑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河南省委政法委、公检法、中央驻豫金融监管部门等有关负责人共同出席。

聚焦“银龄朋友”

这堂课教咱爸妈守好“养老钱”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券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记者看到,近百家单位在广场设置展台,展板上聚焦养老、投融资、涉农、市场零售、文旅等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领域,还通过讲解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让广大市民认识到非法集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设置游戏与市民互动。

不少老年人在现场主动询问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这让我还贷款的短信是真的还是假的呀?”在各展区前,不少叔叔阿姨辈的市民拿着手机向工作人员提问。

“前段时间我亲戚就被骗了,有人冒充她闺女给她打视频,并合成了她闺女的图像和声音,跟她要了好几万。”郑州市民王奶奶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们老年人跟不上新潮流,不小心就上当了。”

“老年人退休后,有大把空余时间,子女又不能时时刻刻待在身边,很容易被骗子钻空子的。有的时候骗子一对他们好点,他们就会特别感动,很信任对方。所以,防非宣传一定要重点关注老年群体。”地方金融组织参展单位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子女们平时在细微处一定要提醒家里的老年人增强防范意识,守护好“养老钱”。

为了吸引老年人的注意,让他们乐于学习防非知识,现场各展区设置了戏曲光碟、钥匙扣等小礼物,只要“银龄朋友”在现场学习相关知识,即可免费领取。

聚焦区块链、虚拟货币噱头

这堂课教你识别非法集资套路

区块链、虚拟货币、人工智能、元宇宙……非法集资的骗局不仅围绕“银龄朋友”,针对年轻人的“剧本”也在不断更新。

“之前有人通过炒‘区块链’这种新概念来非法集资。他们高额贩卖‘矿机’,鼓动市民抓住投资机会,通过‘挖矿’积攒虚拟货币以兑换现金。但平台后方的数据都能被第三方操控,前期会让投资者初步盈利,待后续投入越来越多时,骗子就立马收网。”郑州市人民检察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骗局时间都很短,往往几个月就会暴露,但投资者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各种新概念为幌子的非法集资活动之所以能让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于名目的新奇和手段不断翻新,诈骗技术含量显著增加。”记者了解到,有的不法分子编造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概念相关的高科技投资,看似前景广阔,实则虚构项目、非法集资;有的不法分子捆绑元宇宙概念,诱骗参与者通过兑换虚拟币、购买游戏装备等方式投资,诈骗手段防不胜防。

揭秘三大话术

这堂课教你识别高收入高回报的“障眼法”

“我经常来文博广场遛弯儿,看着今天有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就过来看看,多了解点知识准没错。”郑州市民吴女士手里拿了厚厚一沓宣传页,她向记者分享着她今天学到的知识,“不听不知道,原来非法集资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犯罪分子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去设计套路,让我们慢慢放松警惕,像假冒银行呀,还有网络投资,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诈骗类型。”

“承诺高额回报,拉拢亲友加入;编造虚假项目,画大饼;伪造虚假证书、名人代言,骗取信任。”郑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当前非法集资手段花样翻新,变种层出不穷,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其以给付回报为诱饵、非法面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即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的特征不变,也始终是这三大话术。

活动现场。

“我们举办宣传月活动,就是为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彰显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提升社会公众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厚植全民防非、主动拒非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办副主任郭鸿勋说,希望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推动防非宣传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提醒广大市民,画饼、造势、吸金、跑路,是非法集资的常见“四部曲”。面对高收入高回报的陷阱,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警惕,不要侥幸;二要稳健,不要冒险;三要警惕,不要盲目),便可以守好“钱袋子”。(董蕾 范弘烨 冯佳宁)

编辑:祝萍  审核 :郭同欢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