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央媒看河南丨在洛阳博物馆,有一件“爸”气十足的嫁妆

2024-06-16央视新闻

 

  爸爸的爱是含蓄、内敛的

  他们会把牵挂与思念藏进礼物里

  爸爸的爱是霸气、直接的

  他们会用高调的嫁妆为你撑腰

  今天是父亲节

  带你认识

  霸(爸)气十足的“齐侯宝盂”铜鉴

  01

  霸(爸)气十足的嫁妆

  为女儿撑腰!

  春秋时期

  诸侯国的齐侯

  即将把女儿仲姜嫁到周王室

  一件“有面儿”的嫁妆

  必须安排上!

  “鉴,大盆也”

  “齐侯宝盂”铜鉴,体形可不小!

  重达75公斤,与成年男子体重相近

  口径75厘米、高43.5厘米

  与普通浴缸大小相近

  青铜器庄严、肃穆

  但这件“齐侯宝盂”铜鉴温情、感人

  背后满满都是

  齐侯对女儿仲姜的拳拳爱女之心

  在铜鉴的腹内壁口沿处

  刻有5行26字铭文

  “齐侯作朕子仲姜宝盂,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细读全篇铭文:

  朕,通“媵”(yìng),有陪嫁之意

  齐侯为女儿仲姜陪嫁了这件铜盂

  希望这件重器能安保其身

  子子孙孙长享用之

  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渐渐名存实亡

  无法有效控制封地诸侯

  为维护政治统治地位

  周王室利用宗法婚姻制度

  与同姓或异姓诸侯之间皆建立血缘亲戚关系

  而齐国也借助联姻提升自身政治地位

  率先提出“尊王攘夷”,以此称霸

  “齐侯宝盂”铜鉴出土于东周王城洛阳

  齐侯之女仲姜应是嫁给了当时的周灵王

  出嫁那一天

  仲姜告别父母,离开家乡

  千里迢迢远嫁他乡

  因此,齐侯造出这么大一件嫁妆

  寄托了满满的牵挂与思念

  也是想给自己的女儿撑腰

  告知周王室:

  必须善待仲姜,否则便是与齐国为敌

  霸气十足,也“爸”气十足!

  “齐侯宝盂”铜鉴

  是春秋时期周王与齐国的通婚凭证

  对于研究周王室和齐国的联姻关系

  有着重要意义

  02

  一盆可多用!

  霸气大盆有点“反差萌”

  这件霸气十足的“齐侯宝盂”铜鉴

  其实有点“反差萌”

  大盆口有四只相互对称的衔环兽耳

  便于搬动

  身穿鳞甲、下有四足

  高昂着头、竖着耳朵、张着巨口

  形状疑似为龙

  “大肚”布满了两组对称的环带纹

  上下间填眉形和口形纹样

  中间有两条并列的弦纹

  细节处处尽显霸气

  但是腹内刻的5行26字铭文却

  字体清秀、排列整齐

  笔道纤细均匀、落笔处有意弯曲

  为成熟型的“玉箸体”

  (注释:玉箸体是一种特定的篆书风格,其名称来源于其笔画的特点,即笔画圆润如玉制的筷子“玉箸”。)

  是我国春秋时期难得的书法佳品

  “齐侯作朕子仲姜宝盂,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那么

  如此“反差萌”铜鉴的用于何处呢?

  古时,铜鉴主要有三种用途:

  ①往里注水,可以照容,也就是镜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②容水量较大的鉴,可以沐浴,类似“浴缸”

  ③作为“冰箱”,用于冰镇食物或酒浆

  03

  用嫁妆表达父爱

  “爸爸团”们居然这么“卷”

  西周时期、春秋时期

  用嫁妆来表达父爱的古代“爸爸团”们

  不止齐侯一位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曾为爱女定制嫁妆——晋公盘

  盘中小动物仿佛被赋予“生命”

  定格了晋文公陪伴爱女

  在池塘边嬉戏的童年美好瞬间

  文博日历丨这份春秋时期的嫁妆,竟是会动的水上乐园→

  西周的贾国国君贾伯

  打造了两只贾伯壶送给女儿作为嫁妆

  壶盖外侧的8行33字铭文

  将父亲对女儿远嫁的依依不舍之情

  展现在我们眼前

  △文博日历丨2000多年前的嫁妆什么样?

  女儿们带着丰厚的嫁妆

  踏上远嫁他乡之路

  这些嫁妆陪着她们度过了婚后的漫长时光

  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但跨越千年

  依然能感受到深沉的父爱

  转发给爸爸,附上你的祝福

  让他知道你也爱他哦~

编辑:陈静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