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西峡持续升级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幸福晚年触手可及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
在改革一线学全会精神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本报记者 孟向东 王娟 本报通讯员 刘禾
“天热不想做饭,带着孙子来改善生活”“跟年轻人吃不到一起,来这里省心还开心”“我就想跟老伙计一起吃”……8月5日上午11点,西峡县紫金街道小城社区的老年食堂热闹起来,几个居民凑在一桌,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一边等着自己的午餐。
今年以来,紫金街道将解决独居老人吃饭难作为年度民生实事,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的原则,在辖区设置了7处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有效解决了老人无力做饭、不会点外卖等现实问题,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紫金街道的老年食堂是西峡县贴心助老的一个缩影。为了守护幸福“食”光,西峡依托养老机构、爱心食堂、邻里中心、乡里中心和社会餐饮企业,共设置了86处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其中老年食堂56处、老年餐桌24处、老年助餐点6处,形成了以老年食堂为主体,“餐饮企业+助餐”“中央厨房+送餐入户”等多种形式的养老助餐服务格局。同时通过加强监管保证安全、企业让利提升服务、厨师培训优化菜品等方式,切实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现在电话直接打给医生,小毛病家门都不用出,直接送药上门。”西峡县阳城镇后营村村民沈桂献感慨道,“家庭签约医生”让居家老人享受到了预约看病、线上诊断、专车接送的特惠服务。而在镇上集中供养的老人们则享受到了镇卫生院一月一次的免费义诊和健康检查服务。在西峡县人民医院,投资1亿元的县级医养结合中心——惠民养老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该中心设置床位503张,借力县级医院的诊疗和硬件优势,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养老、娱乐等多项服务。
为了妥善解决老人看病难题,西峡县出台了《西峡县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与乡镇敬老院(养老院)“两院一体”发展模式,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10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90%,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超过6万人,为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管理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们将继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持续打造家门口‘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未来,我们将对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持续升级,推进老年助餐、老年教育、助浴助洁等服务进入社区,让老年人的幸福触手可及。”西峡县委书记马俊说。
编辑:路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