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提案追踪丨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修复之“变”:奏响黄河滩区的“敕勒歌”

2024-09-14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记者 魏蔚)河南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地,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责任重大。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一直牵动着我省各级政协委员的心。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委员们针对推广黄河生态草叶带、黄河(河南段)部分河道遗留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近期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河南黄河河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提案答复,具体举措有哪些,出现了哪些改变?让我们一窥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修复之“变”。

  提案关注:大面积建立并推广黄河生态草叶带

  滩涂作为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有着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的作用。河南段黄河滩涂面积约396万亩,目前开展了退耕、草业带示范推广等项目,但是关于黄河滩涂的科学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实行退耕自然恢复的政策,缺乏人为干预,使得芦苇等速生植物迅速扩散,既不有利于滩区鸟类等生物的生存,也威胁河道的生态安全,而简单地植树造林,生态环境效益仍然不高。

  自2019年《河南省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以来,兰考、中牟等地进行了草业带的示范推广,主要是苜蓿、青贮玉米、菌草、燕麦等,牧草种类相对单一,不利于滩涂植被的多样性发展。省政协委员张璟慧针对以上的问题提交了《关于在黄河滩涂大面积建立并推广黄河生态草叶带的提案》,提出合理布局、整合模式、林下种草等建议,整合出最适宜特定滩涂的草业种植模式,并大范围推广。

(资料图)

  部门回复: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行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经与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后,就该提案进行了答复,表示将持续深入调研,认真吸纳专家学者及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摸清黄河滩区现有发展状况及限制滩区科学利用的问题症结并进行多方面的科学评估,探索完善黄河滩区科学、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行。

  加大政策资金支持。2023年,省财政筹措资金1735万元用于支持兰考等黄河滩区草业带重点县集中连片发展优质苜蓿;筹措1.3亿元支持规模草食家畜养殖企业等主体收储使用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下一步,项目资金将继续向滩区倾斜,支持滩区草业相关设施装备提升,进一步增加牧草种类。

  完善推广种草与种粮良性互动发展。筛选生态适应性强、环保价值高、潜在经济价值大并适合我省黄河滩区种植的多种草本植物进行重点研究;加强饲草生产与草产品利用加工利用技术、草畜配套融合发展技术,以及饲草种植与节水灌溉、化肥农药减量替代、地力提升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持续完善推广粮草轮作、裹包青贮、测土施肥等先进技术模式,实现种草与种粮、生产与生态良性互动发展。

  构建利益联合机制。探索构建合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第一产业收益更多留给农民、留给村集体,让滩区草业带成为惠民工程。

  算一算黄河滩区牧草种植的“经济账”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而且含有人和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因子,适合喂牛喂羊,有“牧草之王”的称号,也被当作“饲料罐头”。

  “苜蓿一年可以收割五六茬,当前苜蓿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干草,每吨干草的经济价值在3000元左右。”在河南荥阳泗水镇的苜蓿种植地,郑州极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数据表明,在黄河滩区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饲草,可比种植一般农作物减少风沙扬尘80%以上、减少水土流失约90%。此外,苜蓿是奶牛等草食动物的重要优质饲草,发展苜蓿等优质牧草,促进奶品和肉品质量大幅提升,有利于打造有机农畜产品品牌。针对不同需求,还可以不断延伸草畜产业链,研发以紫花苜蓿为原料的药品、保健食品、鲜食产品等系列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方案》提出,到2025年,整个黄河滩区种植优质饲草面积要达到100万亩,把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优质牧草生产加工基地和草业科技创新基地。

  随着黄河滩区的色调由黄色变为绿色,一眼望不到边的小草,迎着太阳,正在长成对抗滩区水土流失的“生态草”,长成黄河滩区移民的“富民草”。

编辑:王晓颖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