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新乡篇丨城乡融合展新貌

2024-09-30大河网-河南日报

牧野大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郎海胜 摄

“全国文明村”新乡市牧野区善河村。高志勇 摄

新乡经开区平原湖美景。高志勇 摄

官渡黄河大桥。高志勇 摄

  □本报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亚伟 本报通讯员 高伦 徐宁 韩飞

  中秋节刚过,网上已经出现“第一批回家过年”话题:“今年回家过年吗?我说的是河南,新乡,某县,某乡镇。”游子们朴实的文案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勾起更多人的乡愁和牵挂。

  同上热搜榜的话题还有——“大城市”新乡。近日,记者从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获悉,河南省坚持集约高效,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并正式印发,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全面推进,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二次创业”全面启动。郑州迈入特大城市行列,洛阳、开封、新乡被确定为大城市。

  据了解,新乡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通过“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不断优化城镇格局体系,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激发中心城市潜能,改善生态宜居环境,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城乡融合更深、差别更小,守护“乡愁和牵挂”。

  美丽乡村有“面子”更有“里子”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哼起一曲《声声慢》,走在长垣市丁栾镇官路西村,身心愉悦——石板道路两旁是座座仿宋式小院,几步远就有摆放整齐的垃圾桶,轻音乐从拐角处的书店传出,可以轻松找到超市、厕所。这个豫北村庄的游玩体验感胜过商业区的“古风小吃一条街”。

  不光是长垣市,还有辉县市、平原示范区……当地依托观光旅游、生态资源等优势,以点带面打造了一批沿黄河流域、沿太行区域等美丽村庄,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跨上新台阶,形成了如辉县市西平罗乡大罗口、姜沟、鹿庄等一批具有浓郁特色的示范村庄。

  美景源自治理。近年来,新乡市重点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成果,环境整治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评价方案》《农村厕所革命“三个好”活动实施方案》《农村户厕质量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和工作推进意见,有效巩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成果以及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效。

  在卫辉市,市委书记、市长带队每周到乡村进行观摩评比,指导乡镇找出差距、比出亮点、比出责任、比出压力,进一步改善提升村容村貌。

  在大家更容易接触到的城乡接合部,新乡市重点实施分类管理(38个一类村、22个二类村、5个三类村),积极主动谋划包装项目,按照缺啥补啥、完善提升的原则,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开展道路硬化、铺设管网、三线梳理、绿化美化等,村容村貌得到持续改善提升。

  农村道路、饮水、污水、线路等基础设施是农村的“里子”。

  近年来,新乡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着眼民生所需、群众所盼,创新实施农村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和弱电整治规范,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新乡市创新做法,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市场化模式,实行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由村集体主动参与项目竞争遴选,让“使用的人有更多建设话语权”。变招标为奖补——县里通过政府平台集采集供,压低价格,降低成本,县乡政府给予村里一定的资金或实物奖补;在统一供料方面,采用“县级统筹、财政出资、集体议价、集中采购”方式。变独资为众筹——通过市场化模式,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资金整合一点、县乡奖补一点、企业让利一点、集体出资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募捐一点”“七个一点”投资方式,有效解决乡村建设“谁来投、投多少”的现实问题。

  2024年,新乡市80%的行政村“三通一规范”启动建设,计划2025年所有行政村全部启动建设,并对县(市、区)工作开展全面评估验收。

  县城扩容提质城乡交通联通

  县城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和基本单元。县域作为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重要枢纽。

  新型城镇化不是一味扩张城市面积,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在县域内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更易实现。

  《新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8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获省政府批复,全域全要素的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建立。

  县城加快扩容提质。新乡市聚焦主线,以抓实产业发展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力;突出开放带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14415”工程,围绕542产业体系,重点对13个细分领域重点产业链的20个产业进行梳理分析,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年活动;突出改革推动,巩固拓展县域放权赋能改革,深化省财政直管县改革,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的整合目标,完成开发区调规扩区工作,规划面积扩大到218.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高速通车后,从原阳县到获嘉县吃饸饹条只要20多分钟,减少了一半多时间!”河南省平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曹伟介绍,长修高速项目2021年启动,将于2025年完工。

  新乡市着力推进城乡交通互联互通,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现所有县(市、区)20分钟上高速;补齐县乡基础设施短板。深入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整治行动,推动薄弱乡镇卫生院能力达标、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长封一体化发展,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

  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发展

  为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新乡市推动主城区相邻县(市、区)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构建“一轴两翼一组团”城镇总体布局。推动新乡市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及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编制工作。

  突出设施联通。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黄河上下游、左右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跨黄通道越来越便捷。新乡市在境内规划建设12座公路大桥飞跨黄河对接郑州、开封,目前已建成7座;在建3座,分别为安罗高速及黄河大桥、G230及黄河大桥、沿黄高速兰考封丘黄河大桥;待建2座,分别为郑辉高速及黄河大桥、郑新高速及黄河大桥。其中G230及黄河大桥力争2024年年底实现贯通。

  畅通都市圈高速公路网。2021年,菏宝高速辉县站圆满开通,新晋高速平原段25公里顺利贯通;2022年,新晋、沿太行等5个高速项目全部通车,新增通车高速公路220公里,居全省第一位。安罗、长修、兰封等5个在建高速项目正在全面推进。

  加快普通干线公路升级改造。2021年G107新乡境改建工程建成通车,S309长济线延津滑县界至班干村段等13个三年提质升级项目共118公里在全省率先完工;2022年S311、S230线辉县三庆桥至薄壁段、S311封辉线封丘尹岗至姚务段等项目大部工程完工,18个灾毁重建项目全部完成;2023年S309新乡西环至获嘉修武界段改建工程完工,2024年S227林桐线卫辉市至济郑公铁两用桥段改建工程(郑新快速路)土地组卷获批,实现全面开工建设。

  共筑创新高地。围绕中原农谷建设,提高创新、产业、服务能级,推动中原农谷加速成势、聚势提效。

  强化产业协同。聚焦郑州都市圈产业发展的重要门类和领域,根据新乡与都市圈产业发展的互补情况,打造新乡融入郑州都市圈产业协同四大模式。一是链式互补模式,各取所长加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二是产业配套模式,合力提升区域供应链水平;三是平台嫁接模式,借助郑州服务业优势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四是承接外溢模式,细化产业内部梯次分工协作。积极推动郑新企业合作,印发《关于推动17个重点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目前,新乡市累计承接金水电缆、千味央厨、华佳新材料等郑州产业转移50余家,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打造平原示范区“桥头堡”。充分利用平原示范区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郑州都市圈特别合作区。深入思考并前瞻性谋划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高潜能未来产业,与郑州做好产业协同配套及错位发展。目前新乡金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已开始进场施工。建立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园区共建、政策协同等合作机制,统筹协调郑新两地资源要素,着力打造产业转移、创新发展、政策倾斜的示范平台。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巩固提升金水电缆、千味央厨等大企业(集团)龙头地位,选取华佳新材料、印都数码等一批优质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快培育“链主”“独角兽”“单项冠军”企业,引领助推新乡融入郑州都市圈发展。

  新闻1+1

  从走街串巷到订单销售——

  获嘉“小庄豆腐”成名记

  □本报记者 代娟 本报通讯员 赵含香 闫磊

  “‘小庄豆腐’水嫩细滑、入口即化……”9月22日,在2024年“千年古县和美获嘉”国庆文旅周启动仪式暨“获嘉有礼”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农副产品惠民展启动仪式上,当地知名的“小庄豆腐”摊位前围满了尝鲜的群众。

  “小庄豆腐”出自冯庄镇段庄村,张红光是“小庄豆腐”工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去年,在驻村工作队的扶持下,段庄村确立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农户参与的“小庄豆腐”发展思路,成立由张红光带头创办的小庄红光豆制品坊,巧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嘉黑豆”创新推出“黑豆腐”及相关豆制品,由于口感好、品质佳,产品供不应求。以前走街串巷零售的“小庄豆腐”,如今建立了特色定制产销链条。

  作为当天活动的重头戏,获嘉县发布“获嘉有礼”区域公用品牌,重点聚焦全县特色农特产品和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从全县参选的197个各品类农特产品中着力打造75个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品类齐全的区域公共品牌,把这些“土”特产打造成有口皆碑、远近闻名的金色招牌——“小庄豆腐”首批榜上有名。

  “小庄豆腐”的发展只是获嘉县乡村产业振兴的缩影。去年以来,获嘉县充分发挥资源和文化禀赋,创新探索“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由点到面到片,构建“处处是景、到处可游”的全域旅游格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繁荣了市场、促进了增收、活跃了经济。

  “‘千年古县和美获嘉’的文旅名片持续叫响,迈出了我县文旅产业从无到有、从0到1的重要一步。目前全县以‘百村兴百业’专项行动为依托,涌现出190余个‘嘉’味十足的农特品牌,产业之势更加兴旺。”获嘉县委书记赵明俊表示,该县将乘势而上、久久为功,继续坚持“政府牵头、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群众参与”的文旅产业发展思路,让更多的“土特产”成为“金招牌”。

编辑:赵地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