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头条丨风沙地终成“聚宝盆”
昔日沙地变绿野。 吕忠箱 摄
曾经的风沙地。 宁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扫码看更多
□本报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10月4日上午,在宁陵县石桥镇万庄村“老坚决”纪念馆,阳光漫过万顷梨园,照在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和著名林业劳动模范“老坚决”潘从正共同栽下的梧桐树上。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簌簌声响,仿佛两位老人在向后人述说治理风沙的艰辛过往。
“老坚决”纪念馆位于曾经的“万碧风口”。历史上,这里风起黄沙飞、旱涝不收粮。上世纪50年代开始,潘从正扎根家乡植树造林。战风沙斗盐碱,生命不息、造林不止,干不好、干不成决不罢休,人称他为“老坚决”。
“‘老坚决’千辛万苦栽培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自然灾害和政治运动的劫难,曾四起三落,但他并不气馁,终使沙丘变绿野。为了绿化沙荒,几十年间潘从正抛家离舍,从住地窨子起,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风沙,吓他不跑;断粮,逼他不走;有病,他不肯离开;老了,他不享清福。任何打击和挫折,都不能使他放弃为国家、为集体、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事业。在1989年潘从正去世前,植树治沙的‘果’已经呈现,经潘从正培育的树苗绿满了宁陵大地,2000米长的防风林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亩风沙地变成了良田。”“老坚决”纪念馆讲解员杜改焕说,穆青曾四访“老坚决”,并亲自为他撰写碑文,“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历史将会证明,他比我们更年轻”。
如今,潘从正创造的立体防风固沙模式在宁陵大地上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高层耸立着泡桐、大官杨,中层是柏树,底层是一丛丛白蜡条、紫穗槐等灌木。在防风林的保护下,成片的飞沙地又种上了庄稼、果树。
从“老坚决”纪念馆出来,步行几分钟,就到了宁陵县万亩梨园。金秋时节,一颗颗酥梨挂满枝头,压弯了枝条,梨农们正忙着采摘、装运外销。
“宁陵的酥梨产业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和成果,正是得益于‘老坚决’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宁陵人奋发作为。”石桥镇党委书记吕海涛说。
多年来,宁陵县传承“老坚决”精神,持续植树造林,坚持发展酥梨产业不放松。如今,宁陵酥梨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值超过18亿元。为更好地培育酥梨品种和提升梨产业附加值、延长梨产业链条,宁陵县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紧密合作,培育了100多个优良品种,并在当地陆续高接换优了十余个新品种,延长了鲜果供应期,推动了梨产业量质齐升。同时,全县建成一批酥梨深加工企业,生产梨汁、梨膏、梨醋、梨酵素等产品,约10万名群众从事梨种植、加工、物流、营销,1000多名梨经纪人活跃在大江南北。曾经的风沙地,变成了村民们发家致富的“聚宝盆”。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