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新春走基层丨中原麦地里的“智能”守望者

2025-01-22大河网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春节来临,恰是冬小麦蓄力生长的关键时期。在农业大省河南,借助中国移动5G网络的“高速通道”和数智化监测手段,麦田管理显得更加智能高效,为来年小麦丰产、夏粮丰收夯实了基础。

  小麦不冬灌,产量会减半。“原来都是靠天吃饭,地里旱不旱,全靠老农民的经验,现在手机上有‘遥控’,种地心里更有数了。”眼下正值冬小麦养护关键期,在开封兰考红庙镇的高标准农田里,种植大户郝念说话间点点手机,就开启了冬小麦的灌溉。

  兰考县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也是首批全国整县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走进兰考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间密布的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如同农田的“智慧之眼”,实时捕捉着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关键信息,并通过移动5G网络,实时传输至兰考县5G+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智慧大脑”。

  “冬水对于冬小麦安全越冬非常重要,今年冬季降雨量降雪量较往年偏少,气温比往年略微偏高,一部分虫害还在活跃。”春节将近,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项目经理孙二强和他团队的小伙伴们更加忙碌。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4年,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就联合兰考县搭建了5G+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基于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农田数据采集与农情问题诊断。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实现对高标准农田农作物长势、冠层含水、实时气象、巡田指导等监测;通过无人机与物联网设备,系统可针对异常地块数据进一步评估,实现问题诊断辅助决策。

  “三分在种,七分在管”。为借力科技手段赋能麦田管理,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在每个“万亩方”放置了四情(虫情、苗情、灾情、墒情)监测设备,通过5G+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可实时监测农田土壤的肥力、温度、湿度等数据,结合AI大模型分析,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水肥灌溉建议,做好及时的适量补水、针对性补肥;还能收集、捕杀仍在活跃的害虫,必要时可以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进行针对性防治。

  “我们还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在冬季实现对小麦长势的实时监测,对长势弱的地方重点进行巡田,发现有缺苗断垄的现象,会及时提醒农户尽早补种。”孙二强介绍,如果通过遥感分析出部分小麦长势过旺,它的防冻、抗倒能力就会受影响,此时就需要及时提醒农户压碎土块、踏实土壤,有利于小麦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起到保墒和抑制麦苗旺长的作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了聪明的农田小卫士的守护,农户们对来年的丰收更加“心中有数”。“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我们还专门开发了‘农田易管家’小程序。”孙二强介绍,“有了这个小程序,用户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方便快捷地对灌溉设备、水肥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同时还可以实时查看农田的土壤湿度等重要农业数据,让农民们随时随地了解农田的情况,节省了大量的农事作业时间和人力成本,真正实现精准灌溉,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便捷、智能化。”

  目前,兰考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初见成效,一幅丰收在望的“良田美景”画卷徐徐展开。“2024年,兰考新建设高标准农田18.9万亩,统筹推进田、路、林、渠、井、电的综合提升,重点合理布局田间的机井设备,贯通了田间的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取得了明显成效。2025年,我们还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预计建设20万亩左右。”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院长史凤改表示,将持续完善集高标四情、农事服务、数字乡村、绿色循环等功能于一体的兰考特色数智平台,按照田村一体化的布局,在做好农产品溯源、智慧康养、综合治理等功能的同时,结合农村“三资”管理,建设“三资”智慧化管理平台,创新监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不看天气看科技,新型农民更神气。”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这样的丰收田在中原大地已连成片。如今,借助中国移动的5G+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农户的劳动强度逐渐降低,而农田土壤质量的改善和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显著提升。中国移动河南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以5G、物联网等核心技术赋能农业生产,不断升级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数农融合的“乡村大脑”,为河南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强大助力。

编辑:张龙(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