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航天发展贡献河南力量 这家企业春节不停产 开启“奔跑”模式 助力“飞天”大业
河南航天生产线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文受访者供图
整洁的厂房、智能化的操作台、繁忙的机械手臂……今年春节假期,中国航天科工河南航天各生产车间忙碌如常。为保障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科研任务配套产品生产,抢抓时间节点,一场拼抢一季度的春节档“大片”,正在这里上演。
春节不停产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河南担当”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液压气动关键核心产品的研制单位,我们研制生产的多种类高可靠性阀门产品,有力地保障了多次重大航天任务的圆满成功。”巩海超是中国航天科工河南航天智能制造班组长,据他介绍,目前,他们的车间已实现智能化生产,在车间的工人,更多的是做一些设备检测的工作。
在生产线可以看到,一台台机器整齐地排列着,一旁的机械臂不停地伸缩、移动。后方作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程序编制、机床调试,制造环节均由机械代替。
巩海超说,之所以会在春节假期赶工期,是因为这些零部件生产出来后,还需要进行装配和试验,如果他们前端能早些完工,就能为后续争取更多的科研时间,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多贡献一份力量。
智能化改造,让交付周期缩短23%
让巩海超感到自豪的,还有他们的智能化生产改造。当前,河南航天智能制造中心已完成数条智能生产线建设,已实现减少现场操作人员60%,交付周期缩短23%,运营成本降低20%,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不久前,河南航天所属的695厂,再次荣膺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并当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结束采访后,巩海超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并进入工作状态,像他一样仍在坚守的同事,还有数百人……全力拼抢一季度,贡献河南创新力量,河南航天已然开启“奔跑”模式。
编辑:路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