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新春走基层丨“邻里互助小院”情意长

2025-02-09大河网-河南日报

获嘉县中和镇西街村助餐中心,村民志愿者一起为老人们包饺子。 河南日报记者 代娟 摄

  河南日报记者 赵振杰 代娟 通讯员 赵含香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民间传说中石头神的诞辰日,俗称“石头节”。在豫北一带,有过“石头节”吃饺子的习俗。

  在获嘉县中和镇西街村,52岁的村民陶利红一早便到市场买菜,“中午给来‘小院’的老人们做饺子吃。”

  陶利红所说的“小院”,是指西街村的“邻里互助小院”。去年国庆节后,根据获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部署,西街村依托闲置的小学校舍,将之前的“助餐中心”扩建为邻里说事和文化娱乐等一体化的“邻里互助小院”,倡导群众互帮互助,群众烦心事儿有地方说、遇到困难有人帮。

  和面、盘馅儿、包饺子,陶利红等七八名志愿者忙活了一上午。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老人们来到餐厅,一边吃饺子一边唠嗑。

  “平时最多时能有四五十人来就餐,孩子们上学时,有的老人不想回家做饭,就带着孩子到学校隔壁的‘小院’里吃饭、学习,比在家里还方便。”中和镇西街村党支部书记王红彦说。

  同一时间,徐营镇西街村的“邻里互助小院”食堂也开饭了,村民徐喜顺帮92岁的邻居国金荣打回热乎乎的蒸面条和紫菜蛋花汤。“老人出门不方便,餐厅有饭菜,咱作为邻居,帮着打饭不是啥事儿!”徐喜顺笑着说。

  “老年食堂只做午餐,村里聘请了一名厨师,村‘两委’委员刘艳春作为志愿者协助服务。上个月,除去各种开支,村里向食堂补贴了600多元。”徐营镇西街村党支部书记徐杰介绍,去年10月,该村成立老年食堂时,村民踊跃捐款建立了3万多元的助餐基金,还有村民送来米面油等物资,用来弥补老年食堂运营缺口。

  徐营镇西街村“邻里互助小院”处于村中心,一直比较热闹。老年食堂对面的儿童乐园免费开放,有村民带着孩子在玩搭积木。旁边的康检助残室里,67岁的村民徐光平正在全自动按摩沙发上做按摩。“这房间里的康养设施,我们都能免费用!”徐光平对记者说,“党的政策好,这条件搁以前哪敢想!”

  去年,徐营镇西街村在外办企业的村民徐光青在为老年食堂捐款1万元后,听说村里要扩建“邻里互助小院”,又主动提出把自己的院落和门面房无偿提供给互助小院使用,带头响应邻里互助。

  邻里互帮互助,老人孩子吃饭有了着落,青壮年在外工作更安心。在“说事儿区”,区别于之前建在村委会里的调解室,村民们来“小院”聊聊烦心事,大家互相开导轻松调解,心里的疙瘩就解开了。

  如今,获嘉县“邻里互助小院”功能已拓展到理论宣讲、图书借阅、助餐助残、文化娱乐、邻里说事儿等方面,配套设施齐全,逐步成为村民愿意去、乐意去的乡村公共空间和精神乐园。今年,获嘉县计划建成“邻里互助小院”示范村43个,逐步在全县实现全覆盖,让村村有“小院”,共享互助情。

编辑:王晓颖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