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亚迪深圳发布会称,10万元级别车型将标配智驾系统
更多比亚迪车型将搭载其自研的智驾系统 受访者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郭丁然
曾经“卷”价格的比亚迪,今年开始“卷”智驾了。
2月10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举办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将10万元级别车型全系标配智驾系统,搭配智驾系统的车最低价格来到7万元级别。
一直被外界认为不重视智驾的比亚迪,为何进一步加码智驾?让智驾技术更加亲民的同时,又会对行业带来哪些长远影响?
今年将成为智驾元年?
2月10日晚的这场发布会的主题即为智驾。
5年前,王传福曾提出,安全是一辆电动车最大的豪华。“5年后的今天,我想再补上后半句,智驾是安全出行最强的守护。”王传福说。
站在舞台中心的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会全系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首批升级高阶智驾的21款新车在当晚正式上市。真正震惊全场的是,他宣布,比亚迪10万元级别的车型将全系配备高阶智驾系统,更为炸裂的是不足7万元的新款海鸥也将搭载智驾系统。
目前,搭配高阶智驾系统的汽车大多售价都在20万元以上。如同比亚迪秦当年“卷”到10万元内一样,不过这次不是降价,而是加配置不加价。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课题报告《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预测,高阶智驾已经迈过“尝鲜期”,高速NOA、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万至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普及,预计到2025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将达到20%。
比亚迪在年初打响智驾战第一枪,无疑将再次加速这一预测,让更多人体验到智驾。王传福称,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的元年,没有安全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让智驾更亲民,比亚迪底气何在?
王传福提到,目前国内市场搭载智驾系统的汽车售价普遍在20万元以上,导致2024年中国售出的车辆只有不到10%有高阶智驾系统。然而,我国70%的汽车消费者购买的都是20万元以下的车型。
为啥比亚迪能打响智驾战第一枪?
发布会现场着重介绍了天神之眼C(DiPilot100)智驾技术。虽然没有激光雷达,但在比亚迪的独创三目前视高清摄像头以及多颗不同类型雷达的配合下,也能支持HNOA高快领航、自动泊车、碰撞预警、紧急制动、代客泊车等功能。没有了激光雷达的高额成本,智驾的价格自然就被打了下来。
近几年,国内新能源厂商特别是新势力车企,都将智驾作为重要卖点之一。与此相比,比亚迪在智驾领域似乎一直默默无闻。
“外界有误解,认为比亚迪不重视智驾,我们一直在做技术,技术不成熟,我们就不发布。所以一旦我们能拿出技术,就会大大超越许多人的预期。”王传福在现场解释道。
王传福认为,比亚迪敢于率先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关键在于其三大底气:
第一,比亚迪拥有巨大的数据优势,目前累计销售超过440万辆搭载L2及以上辅助驾驶的车辆,构建起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第二,比亚迪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研发人员超11万名,其中智驾工程师共5000多名,可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第三,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可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驾普及。
智驾的普及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这次发布会也将会为智能驾驶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这样的智驾零部件需求量级,会带动整个智驾配套行业的规模、产能扩大,也会带动相关零部件价格进一步下降。不仅比亚迪,其他的车企也能享受这个行业的规模效益红利。”汽车分析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说。
与此同时,智驾芯片领域也将迎来新的机遇。记者注意到,比亚迪部分车型已经开始选用国产智驾芯片。
“未来国产智驾芯片厂商订单增加,利润也会相应提升,就有了更多研发经费,可以加速行业的发展。”张翔认为。
相关新闻
郑州比亚迪也将有新动作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讯(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2月10日,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智驾系统“天神之眼”面世,推动高阶智驾人人可享,引领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
郑州比亚迪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比亚迪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的整车基地,布局郑州航空港的生产基地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98%,30秒就能下线一个动力电池电芯,不到一分钟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车。
目前,该基地已批量生产的车型,如宋Pro、宋LDM-i、海豹07DM-i均已确定搭载全民智驾系统“天眼之神”,后续郑州基地生产的所有车型都将陆续配备智驾系统。
今后,随着更多其他车型在郑州基地生产,郑州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