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因为这场会,安阳桥“人口密度”飙升

2025-02-13大河网

大河网讯 箫鼓追随春社近,安阳桥头古风存。2月13日,安阳桥庙会如约而至,安阳人扶老携幼共赴一场桥之盛会,徜徉其中,春节的余味尚浓,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

古庙会洋溢新风采

“来尝尝吧,这是比我年龄都大的机器压出来的饸饹面”“吃过‘大圣’做的棉花糖吗”……2月13日上午,百年老机器“吱呀吱呀”地做出一碗面条,“孙悟空”眨眼间变出一个棉花糖,这是独属于安阳桥庙会的惊喜,各种新奇物件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每年正月十六我都会来安阳桥上遛遛,逛完这个庙会,一整年都有干劲。”一位姓王的女士说。

庙会上,旋转的风车、拨浪鼓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大块儿炸血糕、煎灌肠等民间小吃香味扑鼻,泥咕咕、糖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安阳桥庙会是安阳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区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庙会。”安阳市地方史志学专家齐瑞申说,“打春前后,天气逐渐变暖,人们走向新的生活,需要有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和地点,安阳桥庙会就承担了这种功能。”

在齐瑞申看来,安阳桥庙会有经济上的职能,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安阳人来说,逛庙会是追逐一种氛围感,逛完热气腾腾的庙会,这个春节才算结束。感受过缭绕的烟火气和人声鼎沸的热闹氛围,方能为新一年的开启积蓄希望和力量。

老安阳人的“倾城之恋”

喝完炒米汤,从拱辰门“坐跑车”一路狂飙到安阳桥,再到袁林附近买上一束柏枝儿以祈愿来年“百病不侵”……对于老安阳人来说,正月十六逛安阳桥庙会是一个必须打卡的“网红”项目。

众多桥梁中,庙会为何“选中”安阳桥?在各种现存记载中,命运冥冥中写下了注脚。

《彰德府志》关于安阳桥的记载中多次提到“桥之成,国家之福”“八福田者,若桥梁居其一”,彼时安阳桥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在地理位置方面,安阳桥下方流淌的洹河作为货物集散要道出现了“商贾云集”的盛况,安阳桥庙会的兴起正是与日益兴盛的洹河航运有关。

据悉,庙会最初源于附近的船工们祈福航运平安而约定俗成的活动,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庙会的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

古老的安阳桥“见证”过商贾云集,也“聆听”过新岁祈愿,更承载着庙会多年来的变与不变。“在保持传统内核的同时,安阳桥庙会新增了非遗展演、文化论坛等现代元素,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型庙会形态。”北关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几年的庙会越来越有创意,玩出了新的花样,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庙会了。”市民赵洋说。对安阳人来说,民间小吃的香味、戏曲杂耍的韵味、肆意畅快的滋味,是庙会上无法抹去的“安阳味道”。

“希望安阳桥庙会在继承传统庙会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内容、新形式,让人民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齐瑞申对安阳桥古庙会的未来寄予期待。(麻文静/文 桑栋亮/视频)

编辑:谭敏  审核 :姜秋霞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