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人获农业职业技能证书 在河南农民就业有了“新名片”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王怡潇)“土把式”变成“正规军”,在河南,一份份农业职业技能证书让农民就业有了“新名片”。2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发布会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文绪华在答记者问中介绍了河南通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评价,促进就业增收的有关情况。
2024年,河南深化农业领域技能河南建设,探索构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持证体系,全年完成培训35.5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3.5万人,全省高素质农民队伍持续壮大,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去年以来7.5万人获得农业职业技能证书
注重汇聚培训合力。积极适应农民高质量就业创业需求,融合多方力量拓展培训领域。会同省人社厅、住建厅、商务厅等部门,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民转移就业、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内容,开展农业从业者、劳务输出重点人群、乡村建设工匠、农村电商等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同时,引导支持社会评价机构和龙头企业参与组织实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劳动周期培训、愿培尽培,去年以来,7.5万人获得了农业职业技能证书,农民就业有了“新名片”。
全省脱贫人口新增持证12.55万人
注重提升培训质效。按照参训学员文化程度、从业需要和实际经验等,开展定制化、专业化培育,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训中,组织850名学员到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孵化式、系统化培训,为这些“头雁”领航高飞增势赋能;采取分专题、分阶段等方式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加销能手、农村创业创新者、乡村治理带头人等4.8万人,为乡村振兴培养了一支“生力军”;将脱贫人口纳入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重点人群,全省脱贫人口新增持证12.55万人。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更多“土把式”变成了“正规军”
注重完善评价体系。会同人社部门制定了农艺工、园艺工、食用菌生产工、家畜禽饲养员、水生动物饲养工、农业技术员、乡村设计人员等12个大类27个省级农业职业技能评价规范,涵盖了农业类主要工种,建立了初、中、高3个等级的省级评价标准体系,为参训学员提供培训、评价标准化服务,使更多“土把式”变成了“正规军”,实现技能提升、收入增长。注重营造良好环境。联合多个部门,持续完善面向高素质农民的产业发展扶持、金融保险服务、荣誉表彰奖励政策体系。与人社厅、总工会等6部门联合举办第六届“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345名高素质农民踊跃参赛,24名获奖选手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接受省领导颁奖,全省还涌现出10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和48名“河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优秀代表。
编辑:陈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