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声绘色丨专访周口市人大代表薛华杰:多管齐下 为 “少年的他” 撑起保护伞
大河网讯 “推一把是罪犯,拉一把是学生。”这句沉甸甸的话,道出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关键。如何为“少年的他”撑起一把坚实的社会保护伞?2月17号,在周口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夕,市人大代表薛华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聚焦该问题,提出了她的建议。
聚焦家庭根源 筑牢成长基石
“父母吵散了,孩子的心也碎了。”薛华杰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名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管教加入盗窃团伙,背后是父亲务工、母亲离家、奶奶无力照管的困境。她发现,家庭结构失衡与监护缺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隐形推手”。
鉴于此,薛华杰提出,要强化婚姻家庭矛盾调解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与实践锻炼,提升调解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化解家庭矛盾。
同时,设立婚姻家庭咨询热线,为面临婚姻危机与家庭矛盾的家庭提供及时的咨询帮助渠道,并在3天内回访,深入了解矛盾处理后续,帮助解决实质性问题。
“孩子的未来,不该为父母的冲动买单。”薛华杰提出,“调节处理感情冲突、婚姻危机时,调解员可以以真实案例为教材,让父母直面矛盾对孩子的影响,促使他们在处理婚姻矛盾时更加审慎、理智。”
助力乡村振兴 点亮归巢之光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九成以上是留守儿童。”薛华杰的调研数据触目惊心。乡村青壮年外流导致“空心化”,孩子成了“孤独的守望者”。
为破解这一难题,她将目光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解决农村未成年人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此,她建议采取振兴新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实体经济等举措,努力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等现实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减少外出务工现象,缓解因长期分居、感情疏远导致的婚姻危机,从源头上改善家庭环境。
“为避免‘返乡就业却收入骤降’导致二次外出,可以采取股份带动、合同带动、托管代养等方式把千家万户自主经营变为有组织、有分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和合作社壮大、群众增收的多赢局面,确保返乡者收入的稳定性。”薛华杰补充说道。
除此之外,她表示,对返乡就业家庭提供子女就学等政策激励也可以很好地增加返乡者的积极性与信心。“只有让父母回得来、留得住,孩子的童年才不再‘留守’。”
“定制”法治教育 护航青春之旅
“法治教育不是照本宣科,而要走进孩子心里。”薛华杰以周口市太康县为例,当地中小学已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但她认为,“精准滴灌”才能事半功倍。
2019年,薛华杰荣登“中国好人榜”。
薛华杰建议,应充分考虑不同学龄阶段孩子各自的身心特点,量身定制法治课程。如幼儿园可以借助动画片,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小学定期开展规则普及与反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等。
“孩子的世界不该只有孤独和暴力,他们需要社会的温度。作为人大代表,我将继续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持续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度。”薛华杰语气坚定地说。(王苑)
编辑:祝萍 审核 :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