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平顶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亮点多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田秀忠 焦葵葵
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严厉打击“搭便车”“傍名牌”行为、开展昆仑行动打击涉知识产权犯罪……记者从4月24日召开的2025年平顶山市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亮点频现。
开展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
汝瓷是平顶山市独有的文化名片和宝贵财富。创建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是传承汝瓷烧制技艺、弘扬汝瓷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以来,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统筹汝州市、宝丰县,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夯实保护制度,健全工作体系,加大保护力度,加强合作共赢。目前,汝瓷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汝瓷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出要强化市级统筹,推动融合发展,提升创建实效。先后出台《平顶山市汝瓷文化保护条例》、《关于加快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加强政策指引,健全保障措施。把创建汝瓷示范区工作纳入全市陶瓷产业发展框架体系,设立了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大力促进汝瓷产业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
该市健全线上线下汝瓷侵权线索监测体系,建立侵权投诉举报制度,实施多部门汝瓷保护联合执法,构建汝瓷大保护工作格局。规范汝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发放专用标志70万枚,使用企业达到112家。采取专项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方式,严查侵权假冒、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汝瓷行业秩序。2024年以来,查处涉汝瓷地理标志案件11起,为权利人挽回损失800余万元。
该市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汝瓷》国家标准和《宝丰汝瓷质量等级和鉴定评价》团体标准,推动制订《汝瓷验收、包装、标志、运输、存储规则》团体标准。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总投资960万元、位于汝州市汝瓷小镇的河南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运营。2024年以来,抽检汝瓷产品67批次,全面保障汝瓷产品质量。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汝瓷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作体系,提升创建能力,加强汝瓷保护,做优汝瓷产业,传承汝瓷文化,叫响‘汝瓷之源’,让平顶山的汝窑陶瓷走向世界,进入寻常百姓家,再创历史新辉煌。” 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渊说。
打击“搭便车”“傍名牌”行为
据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长坡介绍,2024年全市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14件,其中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68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46件,结案率93.15%,调撤率55.98%。知识产权各项审判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受到省高院通报表扬;其中,上诉率3.58%,平均审理周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4年两级法院审结了包括“云南白药”牙膏、“雕牌”透明皂、“郎酒”、“超能”洗衣液等侵害商标权纠纷,以及涉“宋宫”汝瓷不正当竞争纠纷等知识产权案件,有力地打击了“搭便车”“傍名牌”等攀附、仿冒行为,并积极落实惩罚性赔偿。坚持对知识产权犯罪保持高压态势。2024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对3家单位和103名被告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注重采取追缴违法所得、收缴犯罪工具、销毁侵权产品等措施,剥夺被告人重复犯罪能力。
打造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品牌
平顶山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薛万庆说,该市两级检察院以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全力打造具有平顶山辨识度的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品牌。
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办理的何某甲等侵犯著作权、朱某甲等销售侵权复制品案入选2024年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典型案例。
昆仑行动严打涉知识产权犯罪
据平顶山市公安局知识产权支队支队长苏震东介绍,去年,该市公安机关主要围绕防范和打击两个方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在打击方面,去年全市公安机关在以昆仑行动为抓手,共办理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7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95人,移送起诉397人,其中有4起案件受到部厅级表彰,整体打击指标位于全省前三名,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维护了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防范方面,全市公安机关积极围绕“双城”建设,以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服务对象,积极组织对76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法制宣讲和商业秘密保护专项指导。提升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帮助企业发现并堵塞了一些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存在的漏洞,受到相关企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