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豫论场丨当代文学之夜:文学又回到文化的原乡

2025-05-11河南日报客户端

  □赵志疆

  5月11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因文学而美好——2025当代文学之夜”再次如约而至,在黄河岸边、千年古都郑州璀璨启幕。名家新秀、读者书迷以文学的名义相聚绿城,深度对话、思想碰撞,让文学的力量跃出字里行间,触达更广阔的天地。

  孟夏时节,见证大河奔流不息的郑州黄河南裹头,激荡着中原大地的文化回响。以“黄河回声:文学与时代的双向奔赴”为主题,张楚、肖克凡、艾玛、谢有顺等4位作家走进南裹头,就地域文化如何塑造文学基因、时代浪潮中的精神坚守、青年视角与传统文脉的碰撞融合等展开探讨,搭建青年与文学大家沟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一场网络直播活动在河南艺术中心进行,梁晓声、邱华栋、张炜、东西等作家走进直播间,与读者互动畅谈。当经典诗词化作直播间滚动的弹幕,跨越时空的对话,激起了文化基因与数字代码的奇妙共振。

  2023年仲春时节,当代文学颁奖活动首次走出北京,落户河南。今年已是连续第三年来到黄河之畔的郑州,又一次让“文学回到文化的原乡”,与黄河与黄土深情拥抱。

  身处天地之中,老家河南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而且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从仰韶文化到二里头遗址,再到中华文明达到历史巅峰的唐宋,河南成为支撑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物质和精神坐标。从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到黄河文化、中华文化,这是国家文化的发展演进之路。历史的夜空中,中原大地的诗词华章灿若星河,照亮了诗意中国。厚重的黄土地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得以最直观地展现。

  都城文化、青铜文化、甲骨文化,以河南为圆心向外发散;礼乐文化、老庄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在河南孕育而生。从历史深处走来,河南正努力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新路子。

  以文学的名义,一年一度的当代文学颁奖活动走进郑州,这场文坛盛会既对过去一年进行大盘点,也面向未来播下新的种子。5月12日,名家“益”起读——文化的回响、“一书一世界,一字一星火”——作家进校园等读书活动将接连登场。作家东西将走进河南日报社,与文学青年深度对话;青年作家东君、杜峤、杜梨等将走进郑州多所小学,与孩子们共赴一场心灵之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丰富多元表达的文化图景,打造跨越古今的情感共鸣,“2025当代文学之夜”既是属于文学爱好者的联谊会,也是一场针对年轻世代的“文化寻亲”活动。一代又一代河南作家以信念为笔,以黄河为墨,在中原大地挥洒梦想、书写华章。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厚重河南绵延传承的文脉,也看到了老家河南生生不息的文学新景观、文化新气象。

编辑:谭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