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浴火重生:张志磊“刮骨疗伤”后的涅槃之路

2025-05-13大河网

大河网讯 “肘关节的疼痛像一把钝刀,每一次挥拳都在提醒我:必须彻底解决它。这次手术由北京三院崔国庆教授主刀,耗时4小时,清理了关节腔内堆积的碎骨并修复了受损组织,被媒体称为‘刮骨疗伤’。”5月12日,河南体育学院运动表现与康复中心,中国重量级拳击领军人物张志磊已经在这里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在即将再次前往美国前夕,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拳王的代价:骨刺在关节腔内“野蛮生长”

2025年2月23日的夜晚注定无眠,无数中国拳迷为张志磊在沙特利雅得WBC过渡拳王金腰带争夺战中握紧了拳头,虽惜败德国选手卡巴耶尔,鲜为人知的是,这场失利背后是长达20年的右肘关节旧伤折磨。

早在2006年,张志磊便因肘关节骨刺首次接受手术,此后在国家队期间(2009年、2011年)又经历两次手术。转战职业拳坛后,他未再系统治疗,导致骨刺在关节腔内“野蛮生长”,最终在比赛中因发力受限被对手技术性击倒。

面对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42岁的张志磊毅然选择回国根治旧伤。

术后,张志磊回到河南体育学院运动表现与康复中心,在“老战友”崔新东教授的指导下开启康复训练。崔新东不仅是河南体育学院运动表现中心、省运动医学与康复中心主任,更是张志磊在国家队时期的队医,两人合作超过20年。

“他的右臂目前还不能完全伸直,但力量恢复已达到预期,关节活动度提升了40%。”崔新东表示,康复计划结合了德国运动医学理念与中国传统疗法,包括物理牵拉、针灸及功能性训练。

在郑州的康复中心,张志磊每日进行4小时高强度训练:上午以关节稳定性练习为主,下午则通过模拟拳击动作激活肌肉记忆。他坦言:“康复比比赛更煎熬,但每一步都让我离拳台更近。”崔新东团队还为其制定了赴美后的“双线计划”——一边恢复常规训练,一边持续康复治疗,目标不仅是重返赛场,更要“以最佳状态冲击金腰带”。

此次回国治疗,张志磊不仅为个人康复,更以实际行动回馈河南体育的培育之恩。在河南体院,他多次与备战全运会的师弟师妹交流,鼓励他们“打出风格,打出水平”。

张志磊坦言:“河南是我的故乡,这里的医疗团队和拳击底蕴让我重生。”

“美国追梦,从未想过退役”

尽管世界排名有所下滑,但张志磊的“野心”未减分毫。

5月12日接受采访时,他透露,5月中旬就将前往美国和团队会合,一起制定训练、比赛计划:“一方面是恢复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条件达到比赛要求,另一方面也会和团队商讨,包括对手的选择,时间、地点等等。”

十多年的职业拳击生涯,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利的阴霾。张志磊自言两次拿下乔伊斯、夺得WBO(世界拳击组织)重量级过渡拳王金腰带并成功卫冕,是最难忘的“高光时刻”。

回首近三个月前的那场失利,张志磊说:“输掉比赛也不是我们想要的,但不是说比赛输了我就站不起来了,我会去总结失败的原因,查找问题,然后在下面的训练中弥补缺点。我会永远鼓励自己去争取战胜强者,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会成为更强者。”

面对“拳怕少壮”的质疑,42岁的张志磊展现出惊人斗志:“31岁转职业时,别人说我太老;现在42岁,我依然能击倒30岁的对手。”他的自律堪称职业典范:每日6餐严格控碳、睡眠监测保证恢复、训练数据实时分析。即便在康复期,他仍保持日均8公里的有氧跑,以维持心肺功能。

从奥运银牌到职业拳坛的“刮骨疗伤”,张志磊用20年诠释了何为“坚韧”。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涅槃,更映射中国拳击的崛起之路。正如他所说:“我的拳头还未放下,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2025年底,当张志磊再次站上拳台,这位“不老传奇”将继续赢得时代的敬意。(莫韶华 王苑)

编辑:张龙(小)  审核 :莫韶华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