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招硬招护航民营经济破浪前行
□本报记者 宋敏 孔学姣
在中原大地的经济版图中,民营企业如繁星闪耀,充满活力与希望。如今,河南民营经济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针对性实施系列专项行动和攻坚,全力优环境、疏堵点、破壁垒、解难题。
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行动计划》有哪些实招硬招?“政”能量如何助推民营企业“加速跑”,更好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5月14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积极回应诉求
提振信心决心
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济主体达1090.1万户,同比增长3.23%,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5.9%,民营经济正逐渐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韧劲所在的“树根经济”。
一组数据折射出民营经济的强劲活力:今年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增速稳居中部六省首位,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9.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1482.1亿元,同比增长24.3%,高于全国18.5个百分点。3月份,我省规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持续支持与悉心呵护。当前民营企业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
“此次我省出台《行动计划》,就是直面困难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各领域民营经济面临的突出难题,研究提出针对性强、契合实际需求、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实施六个专项行动、六个专项攻坚,打好组合拳,积极回应和着力解决经营主体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诉求与困难,充分激发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通过3年左右努力,实现全省民营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全省经济社会贡献度显著提高,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金融支持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从经营主体、骨干企业、民间投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定性定量目标。
这些政策举措,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又服务我省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未来前景的是看待困难的态度、解决困难的决心、应对困难的办法。随着《行动计划》出台,新一波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我们更应保持爱拼才会赢的精气神,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峰说。
强化权益保护
优化服务保障
《行动计划》立足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以更加优化的服务保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市场准入是经营主体开展经营、参与竞争的起点。市场平等准入专项行动提出,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不得“单外有单”。
在业内专家看来,这将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在市场准入环节的管理权限和措施,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将“自主权”赋予民营企业,实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加快破除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维护公平竞争专项行动将围绕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一批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地方保护、所有制歧视等问题。
“要坚持立破并举,坚决破除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障碍、壁垒,加强民生、平台经济等领域反垄断执法,及时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公平竞争的做法。加强公平竞争制度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会审、举报处理、随机抽查等机制。”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新会说。
《行动计划》提到,修订《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时制定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这也意味着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将不断优化。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保障,我省还将开展强化法治保障、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信用诚信建设专项攻坚。积极发挥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健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完善多层次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精准匹配政策供给和企业需求。
助企减负增效
拓展发展空间
“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氛围和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迎来了更好的机遇,产品成功打破进口垄断。”河南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华说,公司获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专项支持,连续3次获得郑州市科技局重大科技专项支持,这些支持对公司研发创新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
满足需要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我省以更大力度为企业减负降本、为高质量发展增效,推出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行动、骨干企业培育专项行动、科技创新赋能专项行动,促进有为政府更好托举有效市场。
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行动计划》提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创业担保贷款逐步降低或免除反担保要求。对研发经费投入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补。
积极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产收购、产权受让、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依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加强出海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培育,嫁接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合作资源,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我省将开展解决拖欠账款、整治涉企“四乱”、民营企业培训专项攻坚。对“新官不理旧账”和违规拒绝或延迟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等行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聚焦违法设定罚款名目、滥用行政裁量权基准、以罚代管等行为,深入开展源头治理。
水深则鱼悦。蜜雪冰城与巴西签署40亿元采购大单,出海步伐再加快;宇通客车凭借领先的新能源技术,稳居全球大中型客车销量首位,深度嵌入国际交通产业链……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向好,河南民营企业持续强内功、拓市场,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民营经济大家谈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训:
铆足干劲“枣”争上游
□本报记者 贾永标
“文件的出台就像一场及时雨,为广大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5月14日一大早,看到朋友圈被刚出台的《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刷屏时,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训忍不住感叹道。
“即将到来的‘520’,是好想你品牌日,《行动计划》恰在此时发布,成了好想你520品牌日最具价值和意义的礼物。”石训高兴地说,作为深耕河南33年的本土民营企业,公司上下对此深感振奋与鼓舞。
《行动计划》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将实施一系列专项行动和攻坚,旨在全力优环境、疏堵点、破壁垒、解难题,进一步激发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决心。
“《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这与好想你正在打造的智慧种植、智慧工厂、绿色产业链的目标一致,我们将加大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借助政策东风实现产业升级。”石训说。
在他看来,这些措施的落地也将惠及广大民营企业,河南民营企业将迎来更高效的制度流程、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好想你也计划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多种方式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民营企业发展的底气将会更足。”石训说,目前好想你已经在海外市场有了一定布局,政策支持将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打造链式出海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谈及下一步计划,石训表示,好想你将紧紧抓住政策东风带来的机遇,积极加大在创新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为河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好想你的“甜蜜”力量。
河南天章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炜:
乘政策东风“星”途坦阔
□本报记者 李鹏
“刚出台的《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多个方面为全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我们能够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5月14日,河南天章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章卫星”)董事长李炜说。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推动建设全链条卫星产业集群,做强卫星制造配套产业,鼓励各地差异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2022年,李炜到鹤壁市考察后,感到卫星制造大有可为,便当机立断落地企业,推动鹤壁实现从“用卫星”向“造卫星”转变。
据介绍,天章卫星已成功获批建设年产100颗卫星的生产资质,并且首批4颗“鹤壁造”卫星将于近期下线。目前,天章卫星智造基地一期已经建成,今年计划制造22颗卫星。二期生产线正在同步进行智能化提升,以支撑大批量组网卫星生产需求。
“聚焦重点产业链群,支持链主企业、关键节点企业进行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模式创新。”《行动计划》在骨干企业培育专项行动方面提出的这些具体举措,让天章卫星研发团队倍感振奋,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创新突破的信心和决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公司在鹤壁的发展经历,也验证了这一点。”李炜表示,《行动计划》中关于营商环境的实招有很多,尤其是开展市场平等准入专项行动,将聚焦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新业态新领域,对接落实国家准入政策,提高准入效率。特别提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信心,相信天章卫星未来会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河南造’问鼎苍穹,民营企业大有可为。搭乘政策东风,浩瀚太空中的河南星会越来越多。”李炜信心满满。
政策精准滴灌 激活发展新动能
□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部副主任 刘攀
我省出台的《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法治化支撑稳定企业预期,以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热带雨林”式生态培育赋能新质生产力,释放出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
如何最大限度将制度供给优势转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红利?从“普惠政策”转向“精准滴灌”,增强发展动能适配精度。在市场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省1000多万户民营经济主体的差异化需求日益显著。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的“颗粒度”,强化政策动态调整能力。聚焦《行动计划》的核心政策内容,通过整合多维数据,构建企业需求画像,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民营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工具箱”,解决政策落地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从“政府划桨”转向“市场驱动”,激活资源配置内生动力。当前,部分领域仍存在行政干预过多、市场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减少非必要审批事项、推动要素价格由市场决定,释放了市场化改革决心。应加快竞争中性原则落地,通过探索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公平统一市场监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等举措,降低要素使用成本,破除市场隐性壁垒,营造公正有序的良性市场竞争环境。
从“单兵突进”转向“系统集成”,构建全链条协同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将《行动计划》多重任务融入“一张作战图”,实施清单化管理,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政策协同机制。强化产业协同,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带动配套企业精准对接需求,依托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支撑,三链同构,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创新生态协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促进人才、数据、资金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打造具有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环境。(本报记者 李筱晗 整理)
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评论员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施行,作为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旗帜鲜明地强调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推动民营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河南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好中向新的发展态势。近日,我省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民营企业的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
流量商超胖东来持续火爆出圈,成为消费者眼中“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牧原股份向科技要生产力,被誉为行业“猪茅”;蜜雪冰城将在巴西落地多项经贸合作,“甜蜜半径”拓展至南美洲;卫华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工业起重机制造企业,转型之路蹄疾步稳;双汇连续多年保持中国肉类行业领先地位;多氟多新能源材料六氟磷酸锂产能稳居行业龙头……统计数据显示,在我省1100多万个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占96%,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5%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65%左右的税收、70%左右的进出口总值,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潮头登高再击桨,奋楫争先向高攀。积极推动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培育壮大民营经济主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厚植发展沃土,我们一定能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书写更多新时代的豫商传奇。
编辑:陈梦伊